2013年自考《新聞倫理與法規(guī)》考試大綱第一章
第一章 新聞道德概述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闡述了新聞道德的涵義、新聞道德的社會作用;并就道德的本質問題是優(yōu)良道德的制定,以及有關“應該”的概念和認識等問題作較為詳細的論述。本章的學習過程中要求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概念,并能運用概念對新聞傳播活動進行分析。
二、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第一節(jié)、新聞道德的涵義
1、新聞道德概念(識記)
新聞道德就是指從事新聞信息傳播活動的人們,在長期的職業(yè)實踐中形成的調整相互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新聞道德內化于新聞傳播主體的品格、習性和意向之中,又通過其言行表現出來,是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發(fā)揮著特殊作用的規(guī)范性調節(jié)體系。作為職業(yè)道德的一種,新聞道德與其他職業(yè)道德形態(tài)上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其對新聞報道行為特殊的規(guī)范意義。
2、新聞傳播活動中不道德行為與非道德行為的區(qū)別(理解)
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分析,只要行為進入社會領域,與他人和社會發(fā)生了聯系,那么這些行為就必然要受到社會的一定行為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制約,有的具有道德意義,可以對其進行善惡的評價,我們稱之為道德行為;有的不具有道德意義,不能對其進行善惡的評價,我們稱之為非道德行為。具體來說,所謂道德行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所表現出來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亦即主要是出于一定的道德動機并能產生一定的道德效果的行為。?
新聞傳播活動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行為,報道者在采寫、編輯、刊播新聞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道德意義是極為鮮明的。新聞傳播行為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及社會的性質,能夠對其進行道德善惡的評價,因此既是新聞工作行為――新聞傳播行為,又是道德行為。
3、新聞傳播行為道德意義發(fā)生及作用機制的條件(理解)
首先,報道者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主動采取的行為。也就是說,無論其報道行為道德與否,皆必須以報道者(行為發(fā)出者)對這種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和要求、是否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及社會的認識為前提。其次,報道者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自愿抉擇而采取的行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外力――比如行政命令、環(huán)境所逼、強力迫使等――強迫做出或在失去自主力的情況下做出的行為,或者是在沒有內在道德動機時,偶然的、非主觀的、屬工作失誤性質的行為,這些報道行為大都是不具有道德意義的。?
新聞道德這種內化的規(guī)范,從本質上看,只有在新聞工作者真心誠意地接受并轉化為個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時,才有可能發(fā)生作用。
4、每個社會成員都應有道德,為什么新聞從業(yè)人員在道德方面尤其受到關注和重視。(識記)
首先,這是由新聞工作者訴諸輿論而參與國家治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所決定的。
其次,這是由新聞工作者所承擔的構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神圣使命所決定的。
第三,這是由新聞工作者所具有的公眾道德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所決定的。
第四,這是由新聞媒介在社會中巨大的影響力決定的。
第二節(jié)、新聞道德的社會作用
1、新聞道德社會作用有哪些(理解)
第一,新聞道德對社會道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
第二,新聞道德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起調節(jié)作用。?
第三,新聞道德對新聞工作者的新聞工作行為起指向作用。
第四,新聞道德對新聞工作者具有自我調節(jié)作用。
2、新聞道德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起調節(jié)作用的具體含義(識記)
新聞道德是調節(jié)新聞工作者新聞工作行為準則的總和。這種調節(jié)職能,通過評價、教育、示范、激勵、溝通等方式和途徑,來指導和糾正人們在新聞活動中的新聞工作行為,協(xié)調各方面之間的社會關系。如各種媒介之間的競爭問題,文化娛樂與宣傳教育的問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問題等。所有這些出現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矛盾關系,除了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法規(guī)和事業(yè)內部制定的新聞紀律來約束處理外,相當一部分還必須依*社會道德尤其是新聞工作道德來加以調節(jié)和解決。與新聞法規(guī)和新聞紀律是通過“必須怎樣”的帶有強制性質的調節(jié)手段不同,新聞道德是以新聞報道行為“應當怎樣”為尺度,通過衡量和評價新聞報道行為的現狀,力圖使“現狀”符合于“應當”。從調節(jié)方式上看,新聞道德的調節(jié)作用是通過訴諸輿論褒貶、溝通疏導、教育感化等方式實現的,尤為注重喚起新聞從業(yè)人員的知恥心、敬業(yè)精神、歷史主動性和社會責任感,從而促使他們的新聞工作行為從“現有”到“應有”的轉化。?
3、新聞道德對新聞工作者具有自我調節(jié)作用的具體含義(理解)?
所謂自我調節(jié),是指新聞道德不僅能夠對社會和他人產生作用,而且能夠反過來影響新聞工作者自己,以此提高新聞工作者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和水平。在新聞工作中,新聞工作者常常會遇到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等各方面的矛盾沖突的困擾,也經常會面臨工作上的難與易、環(huán)境上的順與逆、生活上的苦與樂、待遇上的高與低等現實問題。每當此時,一些人就往往容易產生心理錯位,造成心態(tài)上的種種不平衡,甚至會陷入思想上的苦悶、彷徨和空虛,難以排遣內心的矛盾,感受不到新聞工作的甘甜和樂趣。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強制性的措施都不可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有通過進行新聞工作道德的教育和反省,才能幫助自己冷靜地、客觀地分析眼前的各種利益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現實矛盾和問題,確立崇高的道德責任感,糾正與新聞工作道德相悖的各種思想和行為。
第三節(jié)、優(yōu)良道德制定方法――“應該”的概念體系
1、“應該”的含義(識記)
“應該”是行為的能夠實現其目的的屬性?!皯摗狈譃椤暗赖聭摗迸c“非道德應該”。前者是行為的符合道德目的的屬性;后者則是行為的符合個人目的的屬性。道德目的是普遍的、任何社會都一樣的,都是為了保障社會存在發(fā)展、增進每個人利益、實現每個人幸福的,而個人目的卻是千差萬別的。這樣,道德應該便具有可普遍化性,成為每個人的應該。與此相反,非道德應該則不具有可普遍化性,它往往只是A的應該,而不是B的應該。?
從本質上看,新聞倫理或新聞道德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新聞傳播主體“應該”怎樣或“應當”如何去做的問題。如各國新聞工作者行為準則中都會列舉:新聞工作者應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新聞工作者應遵守法紀,尊重公民的權利;新聞媒介及其從業(yè)者不應進行“有償新聞”交易等等。所以說“應該”概念是新聞道德研究中的一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
2、什么是“內在善”和“手段善”(識記)
“內在善”是其自身而非其結果就是人們追求的目的的善。例如,言論自由能產生很多善的結果,能夠發(fā)現真理,明辯明非實現人的權利等等。反之,所謂“手段善”也可以稱之為“外在善,乃是其結果是可欲的、是能夠滿足需要的、是人們追求的目的的善,是能夠產生某種自身善的結果的善,是其結果而非自身成為人們追求的目的的善,是其自身作為人們追求的手段、而其結果才是人們所追求的目的的善。例如信息公開的結果是滿足公眾的知情權,所以信息公開是可欲的,是一種善,是人們所追求的目的,信息公開則是達到這種善的手段,因而也是一種善。
3、如何正確理解輿論監(jiān)督中要“與人為善”(應用)
與人為善,是我們黨的媒體開展輿論監(jiān)督時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輿論監(jiān)督應當與人為善,這也是新聞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因為新聞工作者掌握著媒介權力,左右了社會輿論的形成,在進行報道時應該特別慎重,尤其是批評報道,必須是出于公心,以督促人端正思想、糾正言行、改進工作為目的,幫助問題向積極的方面轉化,切忌利用輿論監(jiān)督來制造矛盾、發(fā)泄私憤??梢姡瑢Α拜浾摫O(jiān)督應該與人為善”原則的正確理解是:這里的“善”指的是手段善。亦即是要以批評的方式教育人,以改正錯誤、解決問題、做好工作為目的批評報道,而不是去追求“內在善”。如果在理解上產生偏差,就會出現怕得罪人、態(tài)度曖昧、文過飾非、推卸責任的現象,這樣非但談不上與人為善,簡直就是幫人做惡,為虎作倀了。
4、“必要惡”概念(識記)
自身與結果都是惡的東西??梢悦疄椤凹兇鈵骸?。自身是善而結果是惡的東西,一般說來,其善小而其惡大,其凈余額是惡,因而也屬于“純粹惡”范疇。反之,自身是惡的東西,其結果既可能是惡,也可能是善。前者屬于純粹惡范疇;后者可以稱之為“必要惡”。必要惡既極為重要,又十分復雜。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自身為惡而結果為善,并且結果與自身的善惡相減的凈余額是善的東西”。這種東西就其自身來說,完全是對需要和欲望的壓抑、阻礙,因而是一種惡。但是,這種惡卻能夠防止更大的惡或求得更大的善,因而其結果的凈余額是善,是必要的惡。
5、舉例分析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必要惡”行為(應用)
必要惡與純粹惡雖然有所不同,但就其為惡而言卻完全一樣,都是指某種阻礙滿足需要、實現欲望、達成目的的效用性。必要的惡是通過壓抑價值較小的欲望而實現價值較大的欲望,純粹的惡是純粹壓抑欲望或為實現價值較小的欲望而喪失價值較大的欲望。
6、善與惡的定義(理解)
肯定的價值的承擔者,就是善。如果涉及的是否定的價值,那我們就稱之為惡。任何欲望的滿足都是善,任何欲望的壓抑和損害都是惡。某些欲望及其滿足是惡,不能否定善是欲望的滿足之定義;而某些欲望的壓抑、損害,如自我犧牲是善,也不能否定惡是欲望的壓抑、損害之定義。
7、正當及道德善(識記)
善惡屬于價值范疇,是價值的分類,是正價值與負價值的同義語。正當(Right)與不正當(Wrong)則屬于道德價值范疇,是道德價值的分類,是正道德價值與負道德價值的同義語。正當不正當或道德善惡,從屬于善惡。
第四節(jié)、對應該的認識
1、應該――效用性概念(識記)
行為的能夠實現其目的的屬性。行為的這種善或善性,便是所謂的“應該”。反之,惡行為的惡或惡性,則是行為所具有的不能夠達到目的、滿足需要的效用性,也就是行為的不能夠實現其目的的屬性。行為的這種惡性,便是所謂的“不應陔”。?
但應該和不應該并不一定具有道德含義,它們只是行為對于目的的效用性。
2、新聞傳播中“應該”是行為對目的的效用性(應用)
應該是否僅僅是行為的善?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善存在的領域可以分為兩類:意識、目的領域的善與無意識、無目的領域的善。無意識、無目的領域的善,僅僅是善而無所謂應該。
因此,只有行為的善才是所謂應該。應該是并且僅僅是行為的善,是行為對于目的的效用性,是行為的能夠實現其目的的效用性,是行為所具有的能夠達到目的、滿足需要、實現欲望的效用性。
3、應該的類型――道德應該與非道德應該(識記)
所謂道德應該與道德不應該,也就是正當與不正當,也即是道德善惡,是行為對于社會創(chuàng)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也就是行為對于道德目的的效用性:相符者即為道德應該,即為正當,即為道德善;相違者即為道德不應該,即為不正當,即為道德惡。
非道德應該也是行為的效用性,它與道德應該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后者是行為對于道德目的的效用性,前者是行為對于非道德目的――如個人目的――的效用性。
道德應該具有“可普遍化性”,非道德應該則不具有“可普遍化性”。
4、新聞記者的“道德應該”與“非道德應該”行為(應用)
“應該”是道德的最重要屬性,卻不是其特有屬性,因為許多應該如何的行為規(guī)范并非道德。
道德是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應該如何的規(guī)范,是社會制定或認可的關于人們的對于社會具有利害效用的行為應該如何的規(guī)范。
那么具有利害社會效用的行為,具體說來,是否僅為利害社會的行為,而不包括利害他人和利害自己的行為?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所謂社會也就是人群、集體、兩個人以上的共同體,也就是自己和他人的共同體。因此,自己和他人便是構成社會的兩個部分,因而有利或有害自己和他人,也就間接地有利或有害社會。所以,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實際上可分為三種:一是利害社會的行為,二是利害他人的行為,三是利害自己的行為,只不過前一種具有直接利害社會之效用,后二種則具有間接利害社會之效用。
最新資訊
- 考前必背!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論述題高頻考點2024-10-19
- 自考報考策略:科學搭配科目,加速畢業(yè)進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語科目應該如何復習?2024-05-03
- 備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學考試考前要做哪些準備?2024-03-31
- 考前備考沖刺!自考如何一次就過?2024-03-30
- 考點匯總:《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論述題2024-03-25
- 備考資料:《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簡答題考點匯總2024-03-25
- 自考可以從哪些維度進行備考?2024-02-17
- @自考生,這里有備考技巧2024-02-17
- 自學考試備考復習方法!建議收藏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