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一級消防工程師 > 一級消防工程師行業(yè)動態(tài) > 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關于公眾聚集場所消防技術標準要點

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關于公眾聚集場所消防技術標準要點

更新時間:2021-06-07 15:54:10 來源:環(huán)球網校 瀏覽104收藏31

一級消防工程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應急管理部關于貫徹實施新修改 & 17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87;全面實行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yè)前消防安全檢查告知承諾管理的通知,其中涉及公眾聚集場所消防技術標準要點16條,環(huán)球網校小編整理詳情如下:

公眾聚集場所消防技術標準要點

本要點為現行消防技術標準中具有普遍性的規(guī)定,除本要點外,公眾聚集場所及其所在建筑的其他防火要求應當符合現行消防技術標準。公眾聚集場所及其所在建筑采取特殊消防設計時,其防火要求可按特殊消防設計確定的相關技術措施執(zhí)行。

1總平面布局

(一)防火間距

1.為防止著火建筑的火勢向相鄰建筑蔓延,兩幢高層建筑之間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3m;高層建筑與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多層建筑(包括高層建筑裙房)之間防火間距不應小于9m;兩幢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多層建筑(包括高層建筑裙房)之間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

2.建筑周邊擴建附屬用房不應占用防火間距,兩幢建筑之間不應存在擴建屋頂、雨棚、圍欄,堆放可燃物,設置封閉連廊等改變或占用防火間距的情況。

(二)消防車道

1.為滿足消防車通行和撲救建筑火災的需要,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

2.消防車道路面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通行的停車泊位、路樁、隔離墩、地鎖等障礙物,并設有“嚴禁占用”等標志。

3.消防車道兩側、上方不應有影響消防車通行和作業(yè)的電力設施、架空管線、廣告牌、圍墻、柵欄、樹木等障礙物。

4.回車場地面及周圍不應設置有妨礙消防車回車操作的障礙物。

5.控制車輛、人員進出的柵欄、欄桿等應具有緊急情況下開啟的措施。

(三)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

1.為滿足撲救建筑火災和救助建筑中遇困人員需要,高層建筑應至少沿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底邊布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15m和10m;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20m和10m。

2.為方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建筑內部實施滅火救援,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位置,每層均應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間距不宜大于20m,凈高度和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0m。窗口的玻璃應易于破碎,并應設置可在室外識別的明顯標志。

3.為使消防救援人員能盡快安全到達著火層,建筑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范圍內直通室外的樓梯或者直通樓梯間的入口不應被占用、堵塞、封閉,并應設有警示標志。

4.不應占用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或改變用途,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與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

2平面布置

(一)一般要求

1.不應在公眾聚集場所(旅館除外)的經營、儲存等區(qū)域設置人員居住場所。

2.為避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公眾聚集場所內嚴禁附設經營、存放和使用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儲藏間等。

3.公眾聚集場所內不應設置生產場所和庫房(為滿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附屬庫房除外)。

4.公眾聚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不應設置燃油或燃氣鍋爐、油浸變壓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

5.液化石油氣火災危險性大,為防止燃氣積聚在室內產生火災或爆炸隱患,設置在地下、半地下室的公眾聚集場所嚴禁使用液化石油氣。

6.為減少氣體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因素,位于高層建筑內的公眾聚集場所使用可燃氣體燃料時,應采用管道供氣。

7.使用可燃氣體的房間或部位宜靠外墻設置。

8.公眾聚集場所附屬的冷庫應設置在地上,確需設在地下時,只允許設置在地下一層。冷庫的隔熱材料應為不燃材料,采用難燃材料時應用不燃材料做防護層,穿過隔熱材料的電氣線路應采取金屬管保護。

(二)商店

1.三、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的耐火性能較低,商店建筑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時,不應超過2層;采用四級耐火等級建筑時,應為單層。

2.為便于人員快速疏散,營業(yè)廳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

3.為保證人員疏散安全和便于火災撲救,營業(yè)廳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樓層。地下或半地下營業(yè)廳不應經營、儲存和展示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

4.商店的附屬庫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隔墻與營業(yè)、辦公部分分隔,通向營業(yè)廳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三)兒童活動場所

1.兒童的行為能力較弱,需要其他人協(xié)助進行疏散,為便于火災時快速疏散人員,兒童活動場所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

2.為進一步提高疏散的可靠性,避免與其他樓層和場所的疏散人員混合,兒童活動場所設置在高層建筑內時,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設置在多層建筑內時,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至少1個獨立設置。

(四)劇場、電影院、禮堂

1.劇院、電影院和禮堂人員密集,需重點考慮安全疏散,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時,不應超過2層。

2.劇院、電影院和禮堂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內時,要采用防火隔墻將這些場所與其他場所分隔,疏散樓梯盡量獨立設置,每個防火分區(qū)至少應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區(qū)域分隔。

3.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三層及以上樓層;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樓層。

4.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且觀眾廳布置在四層及以上樓層時,為方便人員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一個廳、室的疏散門不應少于2個,且每個觀眾廳的建筑面積不宜大于400㎡.

5.設置在高層建筑內時,為提高場所的消防安全性,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等自動滅火系統(tǒng)。

(五)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1.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人員密集,人員組成復雜,為便于人員安全疏散,不應布置在地下二層及以下樓層;布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的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

2.布置在地下或四層及以上樓層時,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

3.為避免火災在不同廳、室之間或在不同使用功能場所之間蔓延,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廳、室之間及與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00h的不燃性樓板分隔,設置在廳、室墻上的門和該場所與建筑內其他部位相通的門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六)餐飲場所

1.廚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其他部位分隔,墻上的門、窗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窗或防火卷簾。

2.供廚房使用的丙類液體燃料,其儲罐應布置在建筑外,當設置中間罐時,中間罐的容量不應大于1m3,并應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單獨房間內,房間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中間罐下部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

3.廚房區(qū)采用液化石油氣瓶組供氣時,應設置獨立的瓶組間,瓶組間不應與住宅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和其他高層公共建筑貼鄰。液化石油氣氣瓶的總容積不大于1m3的瓶組間與所服務的其他建筑貼鄰時,應采用自然氣化方式供氣。在瓶組間的總出氣管道上應設置緊急事故自動切斷閥。瓶組間應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

4.餐廳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餐館或食堂,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應設置自動滅火裝置,并應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與自動滅火裝置聯(lián)動的自動切斷裝置。

(七)設備用房

1.公眾聚集場所所在建筑的燃油或燃氣鍋爐房、變壓器室、柴油發(fā)電機房應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的靠外墻部位。采用相對密度(與空氣密度的比值)不小于0.75的可燃氣體為燃料的鍋爐,不得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2.鍋爐房、變壓器室的疏散門均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3.鍋爐房、變壓器室、柴油發(fā)電機房等與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不燃性樓板分隔,房間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4.燃油鍋爐房、柴油發(fā)電機房內設置儲油間時,總儲油量不應大于1m3,且儲油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鍋爐間、發(fā)電機間分隔;確需在防火隔墻上設置門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5.油浸變壓器、多油開關室、高壓電容器室應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油浸變壓器下面應設置能儲存變壓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儲油設施。

6.燃油或燃氣鍋爐房、油浸變壓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室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和滅火設施。

7.燃油或燃氣鍋爐房應設置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燃氣鍋爐房應設置爆炸泄壓設施。

3防火分區(qū)及防火分隔

(一)一般要求

1.同一建筑內設置多種使用功能場所時,為保證火災不會相互蔓延,不同使用功能場所之間應進行防火分隔。

2.為保證防火分區(qū)的完整性,不應破壞防火分區(qū),擅自拆除防火墻及墻上防火門窗、防火卷簾等圍護構件或改變其位置及類型。

3.防火門開啟方向上不應有影響開啟的障礙物,常閉防火門門扇不應使用插銷、門吸、木楔等物件保持開啟狀態(tài),常開防火門不應采用插銷將門扇固定在開啟位置。

4.防火卷簾導軌應無變形、軌道內無阻礙卷簾下降的障礙物,防火卷簾下方不應有影響卷簾正常下降的障礙物,地面應標注明顯的警示標志。

5.不得采用夾芯材料為易燃、可燃、難燃的彩鋼板作為室內分隔或搭建臨時建(構)筑物。非承重外墻、房間隔墻、屋面板采用金屬夾芯板時,芯材應為不燃材料,且耐火極限應符合要求。

(二)防火分區(qū)

1.為將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建筑應劃分防火分區(qū),高層建筑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單、多層建筑,其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500㎡;耐火等級為三級的單、多層建筑,其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200㎡;耐火等級為四級的單、多層建筑,其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6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建筑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可按上述規(guī)定增加1.0倍;局部設置時,防火分區(qū)的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0倍計算。

2.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的商店營業(yè)廳,根據使用功能及消防設施和建筑裝修情況對其防火分區(qū)大小作適當調整,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并采用不燃或難燃裝修材料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設置在高層建筑內時,不應大于4000㎡;設置在單層建筑或僅設置在多層建筑的首層內時,不應大于10000㎡;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不應大于2000㎡.

3.考慮到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的需要,地下或半地下商店總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00㎡;當總建筑面積確需大于20000㎡時,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樓板將商店分隔為多個建筑面積不大于20000㎡的區(qū)域。相鄰區(qū)域局部連通時,應采用下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防火隔間、避難走道、防煙樓梯間等方式進行連通。

(三)防火分隔及封堵

1.建筑內上、下層之間不應開設連通的開口,當確需設置自動扶梯、敞開樓梯等上、下層相連通的開口,且上、下層相連通的建筑面積疊加計算后大于單個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時,應劃分防火分區(qū);當設置中庭時,開口周圍應設置防火隔墻、防火玻璃隔墻、防火卷簾等,且中庭內不應布置可燃物。

2.為防止火災通過各類豎井垂直蔓延,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井道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防火封堵部位不應開裂、脫落。

3.不應在電纜井、管道井等豎向井道內堆放可燃物。

4安全疏散

(一)一般要求

1.為使人員在建筑著火后能有多個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線可供選擇和疏散,建筑內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而且為避免兩個疏散出口之間距離過近,在火災中實際上只能起到1個出口的作用,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

2.為保證人員疏散的可靠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

3.為方便人員逃生和滅火救援,窗口、陽臺等部位不得設置封閉的金屬柵欄,確需設置時,應能從內部易于開啟;窗口、陽臺等部位宜根據其高度設置適用的輔助疏散逃生設施。

4.設置在建筑內經常有人通行處的防火門,宜采用常開防火門,但為避免煙氣或火勢的影響,常開防火門應能在火災時自行關閉;除允許設置常開防火門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門均應采用常閉防火門,常閉防火門應在其明顯位置設置“保持防火門關閉”等提示標識。

5.為避免在火災情況下人員因為疏散門而出現阻滯或無法疏散的情況,除允許開啟方向不限的疏散門外,其他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和折疊門。

6.平時需要控制人員出入或設有門禁系統(tǒng)的疏散門,應有保證火災時人員疏散暢通的可靠措施。

7.各樓層的明顯位置應設置安全疏散指示圖,指示圖上應標明疏散路線、安全出口、人員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8.不應占用、堵塞、封閉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走道上方不應設置影響人員疏散的管道、門垛等突出物,不得在疏散走道、門廳、樓梯間、前室、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qū)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為其充電。

(二)疏散距離

1.安全疏散距離是控制安全疏散設計的基本要素,疏散距離越短,人員的疏散過程越安全。該距離的確定既要考慮人員疏散的安全,也要兼顧建筑功能和平面布置的要求,對不同火災危險性場所和不同耐火等級建筑應有所區(qū)別。

2.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高層旅館、其他場所,當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時,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分別不應大于25m、30m、40m.

3.一、二級耐火等級單、多層建筑,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22m;高層建筑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20m.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高層旅館,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疏散門的直線距離分別不應大于9m、15m.

4.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的觀眾廳、餐廳、營業(yè)廳等,其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當疏散門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樓梯間時,應采用長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5.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在上述規(guī)定基礎上增加25%。

(三)疏散寬度

1.為保證人員疏散的基本需要,應確定建筑中疏散門、安全出口與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同時應根據公眾聚集場所及其所在建筑內的疏散人數和百人疏散寬度指標計算出總疏散寬度。

2.單、多層建筑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0m,單面布房的高層建筑和雙面布房的高層建筑,其疏散走道的凈寬度分別不應小于1.30m和1.40m.

3.單、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疏散樓梯的凈寬度分別不應小于1.10m和1.20m.

4.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觀眾廳的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40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1.40m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

5.室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3.00m,并應直接通向寬敞地帶。

6.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等場所的觀眾廳內疏散走道的凈寬度應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計算,且不應小于1.00m.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當疏散門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樓梯間時,應采用長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7.觀眾廳座位數不大于2500座的一、二級耐火等級劇場、電影院、禮堂等場所,其疏散樓梯的凈寬度應按每100人不小于0.75m計算;觀眾廳座位數分別為3000座~5000座、5001座~10000座、10001座~20000座的體育館,其疏散樓梯的凈寬度應分別按每100人不小于0.5m、0.43m和0.37m計算。

8.除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外的其他一、二級耐火等級公共建筑,建筑層數分別為1~2層、3層、大于等于4層的地上樓層,每層的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凈寬度應分別按0.65m、0.75m和1.0m計算;與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大于10m和大于10m的地下樓層,該值應分別按0.75m和1.0m計算。

9.地下或半地下人員密集的廳、室和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其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確定。

(四)疏散人數

1.疏散人數的確定是場所疏散設計的基礎參數之一,其數量可通過人員密度乘以場所建筑面積計算得到。

2.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錄像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1.0人/㎡計算;其他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0.5人/㎡計算。

3.商店的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yè)廳的建筑面積乘以人員密度計算,地下第二層、地下第一層、地上第一層和第二層、地上第三層、地上第四層及以上各層的商店營業(yè)廳內的人員密度分別為0.56人/㎡、0.60人/㎡、0.43~0.60人/㎡、0.39~0.54人/㎡、0.30~0.42人/㎡.對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燈飾展示建筑,其人員密度可按上述值的30%確定。

4.飲食建筑中用餐區(qū)域的疏散人數宜按每個座位占用面積計算確定:餐館1.3㎡/座,快餐店1.0㎡/座,飲品店1.5㎡/座。

(五)疏散樓梯間

1.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其疏散樓梯應采用防煙樓梯間。

2.高層公共建筑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設置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建筑,賓館、商店、圖書館、展覽建筑、會議中心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層及以上的其他建筑,其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

3.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層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樓梯應采用防煙樓梯間;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在首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其他部位分隔并應直通室外,確需在隔墻上開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4.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不應共用樓梯間,確需共用樓梯間時,應在首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位完全分隔,并應設置明顯的標志。

5.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內不應設置可燃氣體管道,不應設置甲、乙、丙類液體管道。

6.疏散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垃圾道,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礙物。

7.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不應設置卷簾,除樓梯間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樓梯間的墻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如果在首層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樓梯間,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與其他走道和房間分隔。

8.防煙樓梯間應設置防煙設施;防煙樓梯間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與消防電梯間前室合用時,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0㎡.

9.通向避難層的疏散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除通向避難層錯位的疏散樓梯外,建筑內的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

5內部裝修

(一)一般要求

1.場所內部裝修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使用不燃、難燃材料,避免采用燃燒時產生大量濃煙或有毒氣體的材料。

2.為保證消防設施和疏散指示標志的使用功能,建筑內部裝修不應擅自減少、改動、拆除、遮擋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和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等。

3.廚房內火源較多,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嚴格要求,廚房的頂棚、墻面、地面均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4.為保證人員在豎向疏散時的安全性,疏散樓梯間和前室的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5.為保證疏散指示標志和安全出口易于辨認,避免人員在緊急情況下發(fā)生錯誤判斷,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頂棚、墻面不應采用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鏡面反光材料。

6.為避免照明燈具、電加熱器具等引發(fā)火災,照明燈具及電氣設備、線路的高溫部位,當靠近難燃性、可燃性、易燃性裝修材料或構件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與窗簾、帷幕、幕布、軟包等裝修材料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燈飾應采用難燃性或不燃性材料。

7.為避免電氣設備引發(fā)火災,建筑內部的配電箱、控制面板、接線盒、開關、插座等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性、易燃性裝修材料上;用于頂棚和墻面裝修的木質類板材,當內部含有電器、電線等物體時,應采用難燃性或不燃性材料。

8.為避免采用電加熱供暖系統(tǒng)的室內場所,如汗蒸房等發(fā)生火災,當室內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裝修材料內部安裝電加熱供暖系統(tǒng)時,室內采用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應為不燃性。當室內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裝修材料內部安裝水暖(或蒸汽)供暖系統(tǒng)時,其頂棚采用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應為不燃性材料,其他部位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應為不燃性或難燃性。

9.為了避免飾物引發(fā)火災,建筑內部不宜設置采用易燃性裝飾材料制成的壁掛、布藝等,當確需設置時,不應靠近電氣線路、火源或熱源,或采取隔離措施。

10.無窗房間不利于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其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除不燃性外,應在相關規(guī)定的基礎上提高一級。

(二)單、多層民用建筑

1.民用機場航站樓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2.建筑面積大于10000㎡的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其他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3.觀眾廳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4.大于3000座位的體育館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其他體育館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5.商店營業(yè)廳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6.賓館設置送回風道(管)的集中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時,客房及公共活動用房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7.歌舞娛樂游藝場所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8.營業(yè)面積大于100㎡的餐飲場所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三)高層民用建筑

1.民用機場航站樓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2.建筑面積大于10000㎡的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其他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3.建筑面積大于400㎡的觀眾廳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其他觀眾廳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4.商店營業(yè)廳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5.賓館的客房及公共活動用房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6.歌舞娛樂游藝場所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7.餐飲場所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四)地下建筑

1.觀眾廳、商店營業(yè)廳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2.賓館的客房及公共活動用房的頂棚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3.歌舞娛樂游藝場所的頂棚和墻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4.餐飲場所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應采用不燃性裝修材料。

6消防水源

(一)設置要求

1.消防水源可取自市政給水管網、消防水池、天然水源等,天然水源為河流、海洋、地下水等,也包括景觀水池、游泳池、池塘等,同時要有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均能滿足消防給水系統(tǒng)所需的水量和水質的技術措施。

2.公眾聚集場所所在建筑符合下列規(guī)定之一時,應設置消防水池:

(1)當生產、生活用水量達到最大時,市政給水管網或入戶引入管不能滿足室內、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

(2)當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條入戶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時;

(3)市政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小于建筑室內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

3.公眾聚集場所所在建筑的消防水泵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單獨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2)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水泵房,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或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樓層;

(3)疏散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二)外觀要求

1.消防水池的排污管、溢流管應引向集水井,通氣孔應暢通。

2.消防水池浮球控制閥的啟閉性能應良好。向下按壓浮球時,浮球控制閥應開啟并保持進水通暢;松開浮球時,浮球控制閥應關閉并保持無水流出。

3.消防水池供消防車取水的取水口保護措施應完好、標志應清晰。

(三)功能要求

1.先確認消防水池液位計上端閥處于開啟狀態(tài)、下端排水閥處于關閉狀態(tài),然后打開液位計進水閥,觀察浮標的升起高度,讀取水池液位高度,依據水池截面積,計算實有儲水量。

2.根據計算結果,判斷實有儲水量應滿足設計要求。

3.關閉液位計進水閥,打開排水閥,排出液位計內余水。

4.設有電子水位儀的,可直接讀取儲水量。

7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和水泵接合器

(一)設置要求

1.室外消火栓是設置在建筑物外消防給水管網上的供水設施,也是消防車到場后需要使用的基本消防設施之一,公眾聚集場所所在建筑的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

2.消防水泵接合器主要用于連接消防車,向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自動噴水或固定消防炮等水滅火系統(tǒng)或設施供水,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tǒng)等應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超過5層的公共建筑,高層建筑,超過2層或建筑面積大于10000㎡的地下建筑(室),其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應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二)外觀要求

1.消火栓組件不應缺損,栓口不應漏水,地下消火栓地面標志應醒目、清晰。

2.容易被車輛等撞擊的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其防撞措施應完好;地下消火栓所在地面涂刷、設置的防止占用、停放車輛的標志、措施應完好。

3.消火栓不應被圈占、挪用、埋壓,或被拆除;消火栓安裝井應無積水,消火栓控制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tài)、操作應方便。

4.水泵接合器標志牌(所屬系統(tǒng)和服務區(qū)域)應醒目、清晰,相關組件應完好有效。

5.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圍內不得設置影響其正常使用的障礙物。

(三)功能要求

1.使用消火栓扳手檢查消火栓悶蓋、閥桿操作應靈活;使用專門工具檢查地下消火栓井蓋應能順利開啟,井內應無積水、以及妨礙操作的雜物等。

2.使用消火栓測試接頭,打開消火栓閥桿,檢查消火栓供水壓力應滿足設計要求;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同時打開多只室外消火栓管網上的消火栓,檢查其最不利情況下供水壓力和能力應滿足設計要求。

3.采用消防泵組供水的,模擬消火栓啟泵按鈕動作,檢查消防泵組應能自動啟動,啟動后水泵供水壓力及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8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

(一)設置要求

室內消火栓是建筑內主要滅火、控火設備,下列建筑或場所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

1.位于高層建筑內的公眾聚集場所;

2.體積大于5000m3的車站、碼頭、機場的候車(船、機)建筑、商店建筑、旅館建筑;

3.特等、甲等劇場,超過800個座位的其他等級的劇場和電影院等以及超過1200個座位的禮堂、體育館建筑;

4.位于建筑高度大于15m或體積大于10000m3的單、多層民用建筑內的公眾聚集場所。

(二)外觀要求

1.消火栓箱標志應醒目、清晰,本體及周圍不應存在影響辨認的障礙物,箱體內應張貼操作說明。

2.消火栓箱不應上鎖,水帶、水槍、消火栓、消火栓啟泵按鈕等配件應齊全;水帶應無霉變、粘連、涂膠層應無開裂;消防接口與水帶連接應牢固,密封墊應完好;消火栓接口、手輪應完好,用于壓、穩(wěn)壓的孔板等應完好;消火栓啟泵按鈕接線應完好;擊打錘應在位;有巡檢指示功能的按鈕,其巡檢指示燈應定期閃亮。

3.消火栓箱內配置的消防軟管卷盤組件應完整,膠管與小水槍、閥門等連接應牢固,膠管無粘連、開裂;支架的轉動機構靈活,轉動角度滿足使用要求;閥門操作手柄完好。

(三)功能要求

1.消火栓栓口的安裝高度應便于消防水帶的連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為1.1m;其出水方向應便于消防水帶的敷設,并宜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或向下。

2.檢查箱門的開啟應靈活、開啟角度不應小于120°;轉動消火栓本體,旋轉型消火栓旋轉機構應靈活;拉出消防軟管卷盤,卷盤運轉應靈活,膠管展開后未出現折彎等影響出水的現象。

3.使用消火栓測試裝置,檢查任一個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大于0.50MPa;高層建筑、室內凈空超過8m的場所,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35MPa,其他場所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25MPa。

4.消防軟管卷盤的操作應方便、連接處無滲漏;檢查消防水帶在壓力狀態(tài)下應能正常供水、各接口處無滲漏。

5.模擬消火栓按鈕動作,指示燈(回答燈)應點亮,也可在消防控制室查看到聯(lián)動控制器收到的反饋信息,或在消防泵房觀察到消防泵被啟動。

9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一)設置要求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對于撲救和控制建筑物內的初期火災,減少損失、保障人身安全,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下列建筑或場所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1.特等、甲等劇場,超過1500個座位的乙等劇場,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或禮堂,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5000人的體育場的室內人員休息室與器材間等;

2.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商店、餐飲和旅館建筑;

3.總建筑面積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位于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層及以上樓層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位于首層、二層和三層且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的地上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5.位于高層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的公眾聚集場所。

(二)外觀要求

1.對于濕式系統(tǒng),不設吊頂的場所,當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時,應采用直立型灑水噴頭;吊頂下布置的灑水噴頭,應采用下垂型灑水噴頭或吊頂型灑水噴頭。

2.噴頭本體不應變形,且無附著物、懸掛物;噴頭周圍不應存在影響及時響應火災溫度的障礙物;噴頭周圍及下方不應存在影響灑水的障礙物。

3.水流指示器前閥門應完全開啟、標志應清晰正確,采用信號閥的,當其關閉時應能向消防控制室發(fā)出報警信號;連接水流指示器的信號模塊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水流指示器與信號模塊間連接線應牢固,線路保護措施應完好。

4.管網上標示區(qū)域、流向、系統(tǒng)屬性的標志應清晰,管道上不應承載其他建筑構件、裝修材料,管道及連接處應無銹蝕、變形,管道支吊架、防護套管等應完好。

(三)功能要求

以公眾聚集場所內設置較為普遍的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為例:

1.打開水流指示器所轄區(qū)域的末端試水裝置,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安裝在樓層前室等部位的火災顯示盤應能接收并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信號;關閉末端試水裝置,復位火災探測報警系統(tǒng),水流指示器應能恢復至正常工作狀態(tài)。

2.開啟末端試水裝置,觀察壓力表,當濕式報警閥進口水壓大于0.14MPa、放水流量大于1L/s時,報警閥應及時啟動;帶延遲器的水力警鈴應在5~90s內發(fā)出報警鈴聲,不帶延遲器的水力警鈴應在15s內發(fā)出報警鈴聲;壓力開關應及時動作,啟動消防泵并反饋信號。

3.使用秒表計時,以自動或手動方式啟動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應在55s內投入正常運行。

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一)設置要求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能起到早期發(fā)現和通報火警信息,及時通知人員進行疏散、滅火的作用,下列建筑或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1)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商店和客運建筑,總建筑面積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2)特等、甲等劇場,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其他等級的劇場或電影院,座位數超過2000個的會堂或禮堂,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

(3)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兒童活動場所;

(4)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5)位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內的公眾聚集場所;

(6)位于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內建筑面積大于500㎡的商業(yè)營業(yè)廳。

2.卡拉OK廳及其包房內,應當設置聲音或者視像警報,保證在火災發(fā)生初期,將各卡拉OK房間的畫面、音響消除,播送火災警報,引導人們安全疏散。

(二)外觀要求

1.探測器表面應無影響探測功能的障礙物(如感溫原件表面涂覆涂料,點型感煙探測器煙氣通道被涂料、膠帶紙、防塵罩等堵塞);探測器周圍應無影響探測器及時報警的障礙物(如突出頂棚裝修隔斷、空調出風口等);具有巡檢指示功能的探測器,其巡檢指示燈應正常閃亮。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標識應清晰,面板無破損;具有巡檢指示功能的手動報警按鈕的指示燈應正常閃亮;帶有電話插孔的手動報警按鈕,其保護措施應完好、插孔內無影響通話的雜物;手動報警按鈕周圍不應存在影響辨識和操作的障礙物。

(三)功能要求

1.點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

(1)利用模擬發(fā)煙器、點燃的香煙向其側面濾網施加煙氣(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或將電吹風通電,向探測器的熱敏元件施加熱氣流(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模擬產生火災信號,探測器火警確認燈應點亮(紅色,或由綠色閃亮變?yōu)榧t色常亮);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收到其輸出的火警信號,顯示信息準確;其報警確認燈應能保護至火災報警控制器實施復位操作。

(2)將探頭從底座上拆離,模擬探測器故障,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接收到其發(fā)出的故障信號,顯示信息準確;恢復火災探測器,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自動撤銷故障報警信號。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1)手動按下(拉下)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直接壓下面板,報警確認燈應點亮(紅色);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接收到其發(fā)出的火警信號,顯示信息應準確;使用專門復位工具進行復位操作,其復位功能應正常,復位后,報警確認燈應熄滅。

(2)手動按碎(擊打)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進行模擬報警操作,報警確認燈應被點亮(紅色);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接收到其發(fā)出的火警信號,信息顯示準確;使按鈕恢復原狀,報警確認燈應熄滅。

11防煙排煙系統(tǒng)

(一)設置要求

1.火災時,可通過開啟外窗等自然通風設施將煙氣排出,亦可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使煙氣不致侵入疏散樓梯、避難層(間)內。場所內下列部位應設置防煙設施:

(1)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

(2)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

(3)避難走道的前室、避難層(間)。

2.及時排除煙氣,對保證人員安全疏散,控制煙氣蔓延,便于撲救火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排煙設施:

(1)設置在一、二、三層且房間建筑面積大于100㎡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四層及以上樓層、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2)公眾聚集所內總建筑面積大于200㎡或一個房間建筑面積大于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內的無窗房間;

(3)公眾聚集場所內建筑面積大于100㎡且經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間,建筑面積大于300㎡且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4)中庭以及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3.設置排煙系統(tǒng)的場所或部位應采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墻等劃分防煙分區(qū)。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當場所的空間凈高分別小于等于3m、大于3m但小于等于6m、大于6m時,防煙分區(qū)最大允許面積分別為500㎡、1000㎡、2000㎡,防煙分區(qū)長邊最大允許長度分別為24m、36m、60m(具有自然對流條件時為75m)。

(二)外觀要求

1.排煙窗窗體組件應無變形、缺損,窗扇開啟方向上不應存在影響完全開啟的障礙物,窗口兩側不應存在影響煙氣流通的障礙物。

2.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0m.

3.排煙閥、排煙防火閥格柵、蓋板等組件應完好;消防聯(lián)動控制線路保護措施應完好、控制模塊處于工作狀態(tài);其與風管的連接應嚴密,與可燃構件的隔熱措施應完好。

4.排煙風管應無變形、破損,與可燃構件之間的隔熱措施應完好,風管上無堆放、敷設其他物品、管線等。

5.成組布置的擋煙垂壁不應存在局部缺損,擋煙垂壁上部不應存在便于煙氣流通的開口部位、空洞等,翻轉式、垂直下降式垂壁的下行方向及周圍不應存在影響其動作的障礙物。

(三)功能要求

1.具有遠距離手動執(zhí)行機構的排煙窗,檢查其操作應靈活、應能完全開啟排煙窗;具有自動控制開啟功能的排煙窗,應模擬產生自動開啟條件,檢查排煙窗能否自動開啟、開啟面積是否符合要求、信號反饋是否正確等。

2.排煙風機

(1)手動啟動功能

將風機控制柜的轉換開關置于“手動”狀態(tài),按下風機控制柜面板上“啟動”按鈕,現場觀察風機應能正常啟動、運轉應順暢、控制柜面板指示燈顯示應正確;風機運行信號應能正確反饋至消防控制室;用紙張測試風向,風機應向外排煙;按下“停止”按鈕,風機應能停止工作、停機信號能反饋至消防控制室。

(2)排煙口聯(lián)鎖啟動功能

確認風機控制柜的轉換開關置于“自動”狀態(tài),手動打開任意一個排煙閥(口),現場查看排煙閥控制模塊動作信號燈應點亮;在風機房查看,風機應自動啟動,在消防控制室查看,相關信號應正確反饋至消防控制室。手動關閉排煙風機進風側排煙防火閥,觀察風機是否能自動停止,相關信號是否能正確反饋至消防控制室。

(3)火災探測聯(lián)動啟動功能

確認風機控制柜的轉換開關置于“自動”狀態(tài),模擬防煙分區(qū)內火災探測器發(fā)出火災信號,查看電動擋煙垂壁能否自動釋放,釋放后形成的防煙分區(qū)是否嚴密;查看排煙口是否能自動完全開啟;風機能否自動啟動,相關信號顯示、反饋是否正確。

12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一)消防應急照明設置要求

1.設置疏散照明可以使人們在正常照明電源被切斷后,仍能以較快的速度逃生,是保證和有效引導人員疏散的設施。下列部位應設置疏散照明:

(1)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避難層(間);

(2)觀眾廳和建筑面積大于200㎡的營業(yè)廳、餐廳等;

(3)建筑面積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動場所;

(4)公共建筑內的疏散走道。

2.公眾聚集場所內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照度不應低于3.0lx,其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的地面最低照度不應低于10.0lx。

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備發(fā)電機房、配電室、防排煙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設備房應設置備用照明,其作業(yè)面的最低照度不應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4.根據建筑實踐和火災中人的行為習慣,疏散照明燈具應設置在出口的頂部、墻面的上部或頂棚上;備用照明燈具應設置在墻面的上部或頂棚上。

5.建筑內消防應急照明燈和燈光疏散標志備用電源的連續(xù)供電時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不應少于1.5h;建筑面積大于10000㎡的公共建筑和總面積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應少于1.0h;其他建筑,不應少于0.5h。

(二)疏散指示標志設置要求

1.疏散指示標志要便于人們辨認,并符合一般人行走時目視前方的習慣,能起誘導作用,要防止被煙氣遮擋。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正上方、以及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墻面或地面上應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

2.下列建筑或場所應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徑的地面上增設能保持視覺連續(xù)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標志,該標志是輔助疏散指示標志,不能作為主要的疏散指示標志:

(1)總建筑面積大于5000㎡的地上商店;

(2)總建筑面積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3)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4)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電影院、劇場,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會堂或禮堂;

(5)車站、碼頭建筑和民用機場航站樓中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候車、候船廳和航站樓的公共區(qū)域。

(三)外觀要求

1.消防應急燈具(包括照明燈具和標志燈具)外觀不應有破損,安裝牢固,消防應急燈具與供電線路之間不應使用插頭連接。

2.消防應急燈具產品標志、身份證標識應清晰齊全。

3.消防應急燈具工作狀態(tài)指示應正常(處于主電工作狀態(tài),綠色指示燈點亮;處于故障狀態(tài),黃色指示燈點亮;處于充電狀態(tài),紅色指示燈點亮)。

4.埋地安裝的消防應急燈,其保護措施應完好。

5.消防應急燈具周圍不應存在影響光線照射的障礙物。

6.安裝在頂棚下方、靠近吊頂的墻面上的標志燈具周圍不應存在影響觀察的懸掛物、貨物堆垛、商品貨架等。

7.安裝在門兩側的標志燈具不應被開啟的門扇或其他裝飾物品、裝修隔斷遮擋。

8.安裝在疏散走道及墻面上的標志燈具,其面板不應被涂覆、遮擋、損壞。

9.埋地安裝的標志燈具,其金屬構件不應銹蝕,面板罩內不應有積水、霧氣,其突出地面部分不應影響人員疏散。

10.帶有指示箭頭的標志燈具,其指向應正確、有效。

(四)功能要求

1.按下試驗按鈕(或開關),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燈具、集中電源消防應急燈具能夠自動轉入應急工作工況,應急照明轉換時間不超過5s.

2.切斷正常供電的交流電源后,消防應急燈具能夠順利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

13消防供配電和電氣線路

1.一類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用電應按一級負荷供電;二類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用電應按二級負荷供電;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電影院、劇場,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商店和展覽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的消防用電應按二級負荷供電。

2.按一、二級負荷供電的消防設備,其配電箱應獨立設置;消防配電設備應設置明顯標志。

3.配電線路不得穿越通風管道內腔或直接敷設在通風管道外壁上,穿金屬導管保護的配電線路可緊貼通風管道外壁敷設。配電線路敷設在有可燃物的悶頂、吊頂內時,應采取穿金屬導管、采用封閉式金屬槽盒等防火保護措施。

4.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可燃物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鹵鎢燈和額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熾燈泡的吸頂燈、槽燈、嵌入式燈,其引入線應采用瓷管、礦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熱保護。額定功率不小于60W的白熾燈、鹵鎢燈、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熒光高壓汞燈(包括電感鎮(zhèn)流器)等,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物體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5.可燃材料儲藏間內宜使用低溫照明燈具,并應對燈具的發(fā)熱部件采取隔熱等防火措施,不應使用鹵鎢燈等高溫照明燈具。

6.電線電纜外保護層、絕緣層應無破損、老化現象,電線電纜連接處保護措施應完好,電線電纜標志應清晰、完整。

7.電纜橋架無變形,蓋板無缺損,橋架內防火分隔措施應完好。

8.金屬管、硬質阻燃塑料管無變形、連接處未松動、脫開,涂刷防火涂料的金屬管不存在涂層開裂、脫落現象。

14滅火器

(一)配置要求

1.公眾聚集場所內應設置滅火器。

2.公眾聚集場所存在不同火災種類時,應選用通用型滅火器(俗稱ABC干粉滅火器)。

3.每個滅火器設置點配置的滅火器不得少于2具、不宜多于5具,每具滅火器規(guī)格通常不應低于4kg,每個設置位置距離最遠保護對象一般不應超過15m~20m。

(二)外觀要求

1.滅火器關于滅火劑、驅動氣體的種類、充裝壓力、總質量、滅火級別、制造廠名和生產日期等標志及操作說明應無殘缺、清晰明了。

2.滅火器出廠年月、水壓試驗壓力應以永久性標識(鋼印)打在滅火器不受內壓的底圈或頸圈等處。

3.維修日期標識應清晰、完好。

4.滅火器的零部件應齊全、無松動、脫落或損傷;鉛封、銷閂等保險裝置不應有損壞或遺失;噴射軟管應完好,不應有明顯龜裂,噴嘴不應堵塞。

5.滅火器的筒體應無明顯的損傷(磕傷、劃傷)、缺陷、銹蝕(特別是筒底和焊縫)。

6.滅火器的驅動氣體壓力應在工作壓力范圍內(貯壓式滅火器查看壓力指示器是否指示在綠區(qū)范圍內,紅區(qū)欠壓,黃區(qū)過壓)。

7.滅火器不應被開啟、噴射過。

(三)功能要求

隨機選擇1~2具不同類別的滅火器進行實際噴射,測試滅火效果及有效噴射時間是否符合產品要求。

15消防電梯

(一)設置要求

1.消防電梯供消防救援人員處置火災時使用,便于消防救援人員攜帶滅火救援裝備、器材快速接近著火區(qū)域。下列建筑和場所內應設置消防電梯: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及其地下或半地下室;其他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2.消防電梯應分別設置在不同防火分區(qū)內,且每個防火分區(qū)不應少于1臺。相鄰兩個防火分區(qū)可共用1臺消防電梯。避難層內應設置消防電梯出口。

3.消防電梯應設置前室,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并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或經過長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0㎡;

(3)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內設置的正壓送風口外,前室內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4)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不應設置卷簾。

4.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電梯井、機房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5.消防電梯的井底應設置排水設施,排水井的容量不應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應小于10L/s。

6.消防電梯的供電,應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消防電梯的動力與控制電纜、電線、控制面板應采取防水措施。

7.在建筑首層的消防電梯入口處應設置供消防救援人員專用的操作按鈕。

8.消防電梯轎廂的內部裝修應采用不燃材料,轎廂內應設置專用消防對講電話。

(二)功能要求

1.消防電梯應能每層?;

2.消防電梯的載重量不應小于800kg;

3.消防電梯從首層至頂層的運行時間不宜大于60s。

16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是建筑物內防火、滅火設施的顯示、控制中心,也是建筑火災撲救時的指揮中心,設置的位置要便于安全進出,耐火等級要保證建筑發(fā)生火災時其內部的消防控制裝置和設備免受火災的威脅。

1.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或者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機械防(排)煙設施的建筑(群)應設置消防控制室。

2.單獨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

3.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應設置在建筑內首層或地下一層,并宜布置在靠外墻部位。

4.消防控制室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及其他可能影響消防控制設備正常工作的房間附近。

5.消防控制室的疏散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開向建筑內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6.消防控制室的供電,應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

7.消防控制室內嚴禁穿過與消防設施無關的電氣線路及管路;消防控制室送、回風管的穿墻處應設防火閥。

8.消防控制室內應設置消防應急照明,其最低照度不應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9.消防控制室應采取擋水措施;設置在地下時,還應采取防淹措施。

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獲取2021年一消考試動態(tài)。上述就是"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關于公眾聚集場所消防技術標準要點"環(huán)球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頻道將及時為大家提供相關信息,敬請考生關注。更多一消實務考點、模擬試題、歷年真題、高頻考點、備考攻略請點擊下面“免費下載”頁面進行下載學習。

分享到: 編輯:孫晴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一級消防工程師資格查詢

一級消防工程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一級消防工程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