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二級專項練習題:社會心理學(6)
5.下面哪一項屬于海德的樸素心理學所認為的行為發(fā)生原因(A)
A 情境歸因 B 防御性歸因 C 內(nèi)在原因 D 外在原因
海德認為對別人的行為予以歸因解釋時,一般遵循兩大原則:其一,認為別人行為的發(fā)生原因來自情境因素,如個體的周圍環(huán)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對個體行為的強制作用、外加獎賞或懲罰、運氣、任務的難易等,這叫做情境歸因(situationalattribution)。情境歸因?qū)賯€人自己之外的因素,故又稱情境歸因為外向歸因(externalattribution)。其二,將別人行為發(fā)生的原因歸之于個體本身的特點或其所具的條件,如人格、品質(zhì)、動機、情緒、心境、態(tài)度、能力、努力以及其他一些個體所具備的特點等,這叫做個人傾向因(dispositionalattribution).因為個人傾向?qū)儆趥€人的自身因素,故而又稱內(nèi)向歸因(internalattribution)。
6.凱利的歸因理論認為如果認知者與認知對象存在著密切的利害相關(guān)關(guān)系,則認知者對他人行為失敗的原因往往傾向于做(C)
A 情境歸因 B 內(nèi)在歸因 C 個人傾向原因 D 外在歸因
1967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凱利(H.E.Kelley)發(fā)表《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繼相應推斷理論之后提出三維歸因理論,也稱為三度理論,對海德的歸因理論進行又一次擴充和發(fā)展。凱利將歸因現(xiàn)象區(qū)分為兩類:一類是能夠在多次觀察同類行為或事件的情況下的歸因,稱為多線索歸因;另一類則是依據(jù)一次觀察就做出歸因的情況,稱為單線索歸因。凱利認為,人們對行為的歸因總是涉及三個方面的因素(1)客觀刺激物;(2)行動者;(3)所處關(guān)系或情境;其中,行動者的因素是屬于內(nèi)部歸因,客觀刺激物和所處的關(guān)系或情境屬于外部歸因。對上述三個因素的任何一個因素的歸因都取決于下列三種行為信息:
1、區(qū)別性(distinctiveness):指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他是在眾多場合下都表現(xiàn)出這種行為還是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現(xiàn)這一行為。例如,一名今天遲到的員工是否經(jīng)常表現(xiàn)得自由散漫、違反規(guī)章紀律。如果行為的區(qū)分性低,則觀察者可能會對行為作內(nèi)部歸因;如果行為的區(qū)分性高,則活動原因可能會被歸于外部。
2、一貫性(consistency):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qū)ν淮碳の镒鱿嗤姆磻?,即行動者的行為是否穩(wěn)定而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員工并不總是上班遲到,她有7個月從未遲到過,則表明這是一個特例,行為的一貫性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遲到兩三次,則說明行為的一貫性高。行為的一貫性越高,觀察者越傾向于對其作內(nèi)部歸因。
3、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對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如果每個人面對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應,我們說該行為表現(xiàn)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線上班的員工都遲到了,則遲到行為的一致性就高。從歸因的觀點看,如果一致性高,我們對遲到行為進行外部歸因。如果走相同路線的其他員工都準時到達了,則應認為該員工的遲到行為的原因來自于內(nèi)部。
凱利認為這三個方面信息構(gòu)成一個協(xié)變的立體框架,根據(jù)上述三方面的信息與協(xié)變,可以將人的行為歸因于行動者、客觀刺激物或情境。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10日)2025-01-10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9日)2025-01-09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8日)2025-01-08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7日)2025-01-07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6日)2025-01-06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5日)2025-01-05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4日)2025-01-04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3日)2025-01-03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2日)2025-01-02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精選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1月1日)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