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2011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筆記第二章

2011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筆記第二章

更新時間:2011-07-08 14:41: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第二章 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

  本章引言:

  認識是人類的一種求知活動,認識論就是把人類認識活動作為研究對象的理論。人類的認識既包括求知的過程。也包括求知的結果,即知識。從古到今,存在著各式各樣關于認識的理論,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認識的本質和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發(fā)展史上的革命變革,它不僅科學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及其普遍聯系和運動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而且在實踐的基礎上,把辯證法與認識論統(tǒng)一起來,把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統(tǒng)一起來,克服了舊唯物論認識論的直觀性、機械性和形而上

  學性,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認識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一節(jié) 認識的產生及本質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列寧

  自從地球上出現人,便有了人和外部世界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改變外部世界,一是人認識外部世界。人的認識活動與人的存在一樣長久。盡管如此,但對于什么是認識,認識是怎樣產生的,什么是認識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這些問題并不是輕易就能給出一個統(tǒng)一的、明確的答案。千百年來,各家各派的哲學家們對此做了不間斷的探索,然而并未使這個問題獲得真正的解決。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地揭示了認識產生的客觀過程,論述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性作用,分析了認識的主客體及其相互關系,從而深刻地揭示了認識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一、認識的產生

  認識是指人所特有的一種能力和活動。同人是怎樣產生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一樣,作為人所特有的認識能力的產生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1、認識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認識是在勞動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人同外部世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隨著人的勞動實踐的產生而產生,隨著勞動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從人類產生起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正如人類自身產生、成長和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一樣,認識的產生和發(fā)展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正像個人的成長史再現著整個人類的成長史一樣,個人的認識史也再現著整個人類的認識史。

  意識的起源和認識的起源是一致的。人的認識與人的意識是分不開的。意識是人特有的心理現象,包括人對外部世界的意識和對自我的意識。認識和意識雖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認識和意識本質上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識與認識是相通的,在一般的意義上,我們可以把意識和認識同等看待,意識的起源就是認識的起源。人的意識是人在勞動實踐中產生的,意識的產生經歷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人的認識也是這樣。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意識的產生時指出:“意識起初只是對直接的可感知的環(huán)境的一種意識,是對處于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個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狹隘聯系的一種意識?!比说恼J識也是如此。原始的人的認識是認識的初始階段,是從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具體事物的認識開始的,他們只有對具體事物直接的感知,而沒有形成對事物一般性質的抽象的認識。如在澳大利亞南部的一個島上,居住著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塔斯馬尼亞人,他們沒有熱、圓、硬這樣表示事物一般性質的詞?表示事物的熱,就說“像太陽一樣”;表示事物的圓,就說“像月亮一樣”;表示事物的硬,就說“像石頭一樣”①在認識的初始階段體現了認識的具體性和直接性。遠古的人類還沒有對自我的認識,因而也就沒有自我意識。

  個人思維的發(fā)展過程再現著整個人類思維的發(fā)展史。通過對兒童的心理、語言和思維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類認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及過程。恩格斯曾指出:“在思維的歷史中,一個概念或概念關系(肯定和否定,原因和結果,實體和偶體)的發(fā)展同它們在個別辯證論者頭腦中的發(fā)展的關系,正像一個有機體在古生物學中的發(fā)展同它在胚胎學中的發(fā)展的關系一樣(或者不如說在歷史中和在個別胚胎中)。這種情形是黑格爾在論述概念時首先揭示出來的?!雹谌鹗啃睦韺W家皮亞杰通過對兒童心理和思維過程的考察,研究了認識的發(fā)生。他的“發(fā)生認識論”對于我們研究認識的發(fā)生具有重要啟發(fā)意義。

  2、認識論和本體論

  意識或認識是作為主體的人同作為客體的外部世界的關系。本書第一章已經講過,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關于世界的本質或本原問題,哲學上把研究這方面問題的理論叫作本體論,它回答的是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也就是世界的本質或本原是精神還是物質的問題;第二方面研究的是思維能不能認識、能不能完全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一 般將它稱為認識論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的,這就是說,本體論和認識論是不可分的,既不存在獨立于本體淪之外的認識論,也不存在獨立于認識論之外的本體論。在整個哲學中,本體論對哲學的其他組成部分具有決定性意義,對于認識論也是如此。一般說來,有什么樣的本體論就有什么樣的認識論。唯心主義哲學主張意識第一性,認為世界的本質或本原是精神,決定它必然把人的認識僅僅限制在精神的范圍內。主觀唯心主義把主體的感受當作認識的唯一對象,認為認識只是人的一種內心體驗或者精神的作用,不與外部世界發(fā)生任何關系;客觀唯心主義把認識看作是對客觀精神及其產物的認識。例如,中國明代的王守仁,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他認為“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一切知識的根源是“良知”,而“良知”為人心中所固有。他說:“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陽明全書,傳習錄》中)這樣的本體論決定他的認識論必然主張“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陽明全書,傳習錄》上)宋朝的朱熹(1130-1200)是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著名代表,他提出“理”是萬物的根本,“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保ā吨熳诱Z類》卷一)認為在天地萬物之前,就有一個“理”存在了。在認識論上,朱熹把認識說成是“得于天之所斌,而非人之所能為也。”(《朱子語類》卷四十九)與唯心主義哲學相反,唯物主義哲學則認為存在第一性,世界的本質或本原是物質,這種世界觀決定它把人的認識看作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如北宋哲學家張載(1020一1077)認為物質性的“氣”是萬物的本原,“形聚為物,形潰反原”。在認識論上,他主張“感亦須待有物,有物則有感,無物則何所感!”(《張載集》張子語錄上)就是說,人的感知是由外物作用所引起的,如果沒有外部事物的存在,也就沒有人的認識。

  總之,哲學本體論是一切哲學的根基,它制約著哲學的認識論。當然,本體論也不能脫離認識論而存在,它需要通過具體的認識論觀點表現出來。

  3、認識和認識論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并不注意認識和認識論之間有什么區(qū)別。但仔細考究起來,它們不是完全等同的。在哲學上,對認識和認識論進行了區(qū)分。就唯物主義哲學而言,認識是指人的認識器官――人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認識論的對象是人類認識,它的任務是揭示人類認識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論是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關于認識的理論,是對認識的反思和研究。自從地球上出現了人,便有了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但人們對認識的研究,在社會和人的認識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以后才有可能。所以,是認識在先,對認識的研究在后。是先有認識及其發(fā)展,然后才有認識論。認識發(fā)展史同人類發(fā)展史、生產發(fā)展史、社會發(fā)展史一樣長久;而認識論只是認識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才產生的。認識是人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是人的意識同外部世界的一種關系;認識論是以認識為研究對象,是對認識過程和結果的再認識和反思,通過這種研究,揭示認識的本質、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

  認識與認識論之間的區(qū)別是相對的。認識論既然以認識為研究對象,它就離不開認識,就不能脫離認識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就離不開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正是這個緣故,在哲學上。我們把認識論所要回答的問題歸結為人的思維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確反映客觀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的回答,在哲學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認識論派別,主要有唯物論的反映論、唯心論的先驗論以及可知淪和不可知論。這些派別或者是由于唯心主義的局限,或者是由于歷史的局限,都未能真正科學地解決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

  認識論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實現了認識論的革命變革,第一次徹底地、科學地、辯證地解決了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是真正科學的認識論,實踐性是這種認識論的最顯著的特點。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唯心主義哲學從精神出發(fā)去考察人的認識問題,雖然積累了不少思想資料,但由于出發(fā)點的錯誤,終究不能正確揭示認識的本質和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論,由于不了解實踐的科學含義,不了解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因此也未能真正揭示認識的本質和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觀引入到認識論中來,克服了以往唯物論在認識論上的局限性,認為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基本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從而引起了認識論的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如何理解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這與認識在實踐中發(fā)生是一致的。實踐是溝通主體和客體的橋梁,認識作為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只有在主體和客體相互接觸、相互怍用的情況下才能發(fā)生,而能使主體和客體相互接觸、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徑就是實踐。外部的客觀世界是人認識的對象,但是沒有人的實踐,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是不會自動反映到人的頭腦中來的,只有通過實踐,客觀事物才會成為認識的對象,才會有對它的反映。毛澤東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這是任何人實際上走著的認識路程?!雹偃绻麤]有實踐這個橋梁,主體就無法達到客體,認識也就不會發(fā)生。

  人的認識能力和作為認識結果的知識,都只能來源于實踐。人們在實踐中不僅鍛煉了體力,而且鍛煉了思維的能力,使人的智力不斷提高。隨著實踐的深入和擴展,人們獲得的知識也不斷豐富。實踐是人的才能和知識的唯一源泉。一個生下來就完全與實踐隔絕的人,既不可能有什么知識,也不可能有什么才能。唯心主義哲學主張有“生而知之者”,散布“天賦的才能”、“天生的心靈稟賦”等,都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謊言。我們并不否認人與人之間在智力上的差別,現實中,人在生理上的確有差別,如有的人比一般人反映快,接受能力強,比較聰明。但聰明本身還不是知識,就能力而言也只是一種潛能,它只是為人們接受知識和增長才干提供了條件,要將這種條件變?yōu)檎嬲闹R和才能,還必須經過實踐。我們也不否認有杰出的天才人物,但他們的聰明才智歸根到底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思想家的遠見卓識,科學家的偉大發(fā)現,都離不開社會實踐。脫離社會實踐,不論何人,都將一事無成。大發(fā)明家愛迪生說得好:“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一份靈感加九十九份血汗?!彼^“血汗”就是不辭辛苦地奮斗,也就是勤于實踐。

  強調實踐是認識和知識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認可以從他人和書本獲得知識。應當承認,由于個人的生命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親身實踐,人的絕大部分知識和能力都是從書本和他人那里學來的。所以我們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但必須明白,書本上的、“也人的知識,對我說來是間接的,在他人、在第一次獲得這種知識的人那里,仍然是直接的,即仍然是從實踐中得來的。昕以,我們既要重視向他人、向書本學習,但尤其要重視向實踐學習。著名詩人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很有道理的。

  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實踐不僅是認識的來源,而且是推動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實踐不斷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課題,推動認識的發(fā)展。社會生生不息,不停地發(fā)展變化著。社會實踐不斷開拓新領域,涌現出新的問題、新的需要,正是這些新的問題和新的需要,推動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天文學最初是適應古代畜牧業(yè)和農業(yè)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出來的。近代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都是適應近代工業(yè)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tǒng)論是在現代科技實踐發(fā)展的推動下而產生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第二,社會實踐為認識不斷提供新的經驗和新的觀察、研究的物質手段。首先實踐為人們認識新領域、解決新問題提供經驗,既包括繼承前人的實踐經驗,又包括當代人的實踐經驗。其次,實踐還為人們認識新領域、解決新問題提供新的物質手段。例如:沒有射電望遠鏡,人們不可能觀察到距離地球200億光年的星系;沒有高能加速器和粒子對撞機,人們不可能深入到原子核內部認識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運動規(guī)律。正是這些新的物質手段,強化、延伸了人的認識器官,給了現代人的認識以巨大推動力,使得現代人的認識獲得了空前的進步和發(fā)展,不斷達到新的廣度和深度。

  第三,社會實踐推動人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社會實踐的發(fā)展推動人的認識能力的提高。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fā)展起來?!雹偃藗冊趯嵺`中,不僅改造客觀世界,而且也改造著自身的認識能力。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一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材料和經驗,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接觸新開拓的領域,遇到各種各樣復雜的問題和矛盾。正是這兩個方面,培養(yǎng)和鍛煉著人的思維能力,使人的思維越來越發(fā)達,越來越敏捷,不僅能夠靈活地運用概念去把握事物及其本質,而

  且能通過思維把握本質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從而達到對事物規(guī)律性的認識。

  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人們從實踐中獲得的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否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必須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得到證明,唯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人們通過實踐,達到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然后用這種認識指導人們去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總之,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動力、標準和最終目的,這些都是實踐對認識決定作用的具體表現。正是由于這種決定作用,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脫離實踐。

  三、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

  研究認識現象,首先碰到的是誰在認識和認識什么的問題,只有先解決這個問題,才能研究認識的其他問題。研究誰在認識就是研究認識的主體,研究認識什么就是研究認識的客體。自從人類出現以后,人類就不停地從事認識活動,孜孜不倦地探索著外部世界的奧秘。然而,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卻很少去研究認識本身。只是到了近代,歐洲哲學才把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凸顯出來,由重點研究本體論的問題轉向重點研究認識論的問題。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主義哲學,都未能真正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把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系作為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使得對認識論的研究達到了真正科學的水平。

  1、認識主體

  第一,認識主體的含義。認識主體是指認識和實踐活動的承擔者,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現實的、具體的人。唯心主義哲學把這個承擔者說成是“精神”、“靈魂”、“自我意識”等,馬克思主義哲學繼承以前唯物主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提出認識的主體是現實的人。認識主體只能是人。不能是人以外的其他事物。一切認識現象都是屬于人的,離開-“人和人的實踐根本就談不上認識。

  第二,認識主體的性質和特點。首先,人作為認識主體具有自然的物質基礎。人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不是從自然界以外來的,人是自然界長期分化的產物。人具有自然屬性,人的肉體屬于自然界,并生存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界是同一的。人的大腦

  是一種高度發(fā)展和高度完善的物質,具有認識功能,是人所獨特具有的認識器官。恩格斯指出:“我們的意識和思維,不論它看起來是多么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即人腦的產物。”①人的自然的物質存在和作為認識器官――高度發(fā)展、高度完善的物質一――人腦的存在,都是認識主體的自然物質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人就小能存在,也就無所謂認識。

  其次,認識主體不僅具有自然的物質基礎,而且具有社會歷史性。作為認識主體的人的社會性,是說這里講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人,是指生活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勞動活動把人從自然界中提升出來,人通過勞動結成一定的關系,形成人類社會,使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會存在物。馬克思指出:“個人是社會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現。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現這種直接形式,也是社會生活的表現和確證?!雹偃穗x不開社會,人的活動,人的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亨受由于人作為認識主體的社會性,使得人的認識必然受到所處社會條件的制約。

  認識主體的社會性和歷史性是分不開的。所謂認識主體的歷史性,就是指主體的認識活動不能超越特定的歷史時代。每一個時代主體的認識都代表、反映那個時代的水平。每個時代主體的認以總要受到一定歷史的局限。即使像馬克思這樣偉大的思想家也小例外。他在19世紀中葉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揭示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一般規(guī)律。但他不可能認識20世紀和2l世紀社會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具體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只能由處于這個歷史階段的巾國共產黨人來認識,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二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就是對這種規(guī)律的認識和總結。

  再次,認識主體具有能動性,這是認識主體的突出特點。所謂認識主體的能動性,是說認識主體不是消極被動地反映客體。從對認識客體的選擇和設定,到主體通過認識工具對客體施加作用和影響,再到主體對客體信息在思維中的加工制作,都體現著主體的能動性。主體是一種社會存在物,他通過勞動改變世界使之適應人的需要。在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體現了主體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這是主體的能動性的突出表現。主體的能動性又稱自覺的能動性,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顯著特點。毛澤東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我們名曰‘自覺的能動性’,是人之所以區(qū)別于物的特點。

  第三,認識主體的結構。人是唯一能擔當起認識主體的存在物這個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結構,它分為個體、群體和人類整體諸層次。

  人類個體就是指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活動的個人。個體的人通過與外部世界的接觸,由感官和大腦去反映外部事物,從而產生認識。個人雖是認識的最小單位,但他卻是認識的直接承擔者,是組成群體主體和整個人類主體不可缺少的因素。個體作為認識主體存在很大局限性,個體的認識活動受到個人的知識水平、社會地位和閱歷、個人的生理狀況等主觀因素的限制。漫步田野,水稻老師與普通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在月光下散步,藝術家與天文學家的感受是不同的。為什么?原因就在于作為認識主體的個人知識水平、生活經歷等的不同。此外,認識個體還要受到活動范圍、所處環(huán)境等客觀條件的限制。

  作為認識主體的群體雖然是由個體所構成,但群體的認識不同于個體,它的功能遠遠超過個體,群體具有更大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為在群體中個體能擺脫他個人的某些局限性,形成一種綜合的認識能力,從而對認識客觀世界產生重大作用。所以,在實踐中要特別重視群體認識的功能和作用。當然,群體也受到兩方面的制約。一方面,受到群體自身的制約,如每個階級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對作為階級的群體認識主體的認識必然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另一方面,群體的認識也要受一定歷史條件的局限,封建社會中農民的認識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無產階級的認識絕對不能同日而語。

  人類整體是最高層次的認識主體,它包括地球上的人類總體,既包括現在的人,也包括歷史的人,還包括未來的人。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整體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這種性質同客觀世界的無限性正好一致。個體、群體的存在都是有限的,所獲得的認識也是有限的;無數的個體、群體匯成人類整體,無數個體和群體的認識匯成無窮無盡的人類知識的長河,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由個體形成的群體,以及由個體、群體而構成的人類整體都存在著非常復雜的情況,每一種主體作為認識的承擔者所能實現的認識是不相同的,必須進行具體的、深入的分析。

  2、認識客體

  第一,認識客體的含義和構成。認識客體是指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構成認識客體的內容主要有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自然客體是指成為人們認識對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會客體是指作為認識對象的人類社會。精神客體是指成為人們認識對象的精神括動和精神產品。精神活動指的是人的意識活動或認識活動,這種精神活動作為認識對象就構成為精神客體。精神產品是指人們認識的成果,把這種認識成果作為認識對象,它們也成為精神客體。主觀唯心主義把認識客體說成是主觀意識或感覺,認為認識就是認識人的主觀意識或感覺;客觀唯心主義把認識客體說成是客觀精神,說認識就是對客觀精神的認識。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不具有根本性,它們的共同點是把認識客體僅僅局限于精神、意識的范圍。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否認把自然和社會作為認識客體。

  第二,認識客體的性質。認識客體具有客觀實在性。無論是自然客體、社會客體還是精神客體,都具有客觀實在性,都是或歸根結底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自然界在沒有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它不依賴于認識主體,是一種客觀實在;這種客觀實在在成為主體認識對象以后并無改變,即仍然是獨立于主體之外的物質實體。社會客體同樣具有客觀實在性。社會是由人和人的活動所組成,雖然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但社會的生產活動是一種物質性的活動,生產方式是物質的一種特殊的存在方式。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對社會意識和其他方面歸根到底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精神客體雖然是人的精神活動或精神產品,但一旦它們成為認識對象,就是在認識主體之外實際存在的,因而對認識主體來說就具有了客觀性。堅持認識客體的客觀性,同堅持唯物論是完全一致的。

  認識客體具有對象性。認識客體必須具有客觀實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觀實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為認識客體,只有那些與主體活動發(fā)生關系、成為主體活動對象的外部事物,才構成認識的客體。認識客體的對象性是與主體活動的指向性分不開的,任何主體的活動總要指向某個特定的對象,無指向、無對象的認識活動是不存在的??陀^世界廣袤無垠,哪些事物在什么時候、什么程度上成。

  2、認識客體

  第一,認識客體的含義和構成。認識客體是指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構成認識客體的內容主要有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自然客體是指成為人們認識對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會客體是指作為認識對象的人類社會。精神客體是指成為人們認識對象的精神括動和精神產品。精神活動指的是人的意識活動或認識活動,這種精神活動作為認識對象就構成為精神客體。精神產品是指人們認識的成果,把這種認識成果作為認識對象,它們也成為精神客體。主觀唯心主義把認識客體說成是主觀意識或感覺,認為認識就是認識人的主觀意識或感覺;客觀唯心主義把認識客體說成是客觀精神,說認識就是對客觀精神的認識。它們之問的區(qū)別不具有根本性,它們的共同點是把認識客體僅僅局限于精神、意識的范圍。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否認把自然和社會作為認識客體。

  第二,認識客體的性質。認識客體具有客觀實在性。無論是自然客體、社會客體還是精神客體,都具有客觀實在性,都是或歸根結底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自然界在沒有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它不依賴于認識主體,是一種客觀實在;這種客觀實在在成為主體認識對象以后并無改變,即仍然是獨立于主體之外的物質實體。社會客體同樣具有客觀實在性。社會是由人和人的活動所組成,雖然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但社會的生產活動是一種物質性的活動,生產方式是物質的一種特殊的存在方式。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對社會意識和其他方面歸根到底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精神客體雖然是人的精神活動或精神產品,但一旦它們成為認識對象,就是在認識主體之外實際存在的,因而對認識主體來說就具有了客觀性。堅持認識客體的客觀性,同堅持唯物論是完全一致的。

  認識客體具有對象性。認識客體必須具有客觀實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觀實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為認識客體,只有那些與主體活動發(fā)生關系、成為主體活動對象的外部事物,才構成認識的客體。認識客體的對象性是與主體活動的指向性分不開的,任何主體的活動總要指向某個特定的對象,無指向、無對象的認識活動是不存在的。,客觀世界廣袤無垠,哪些事物在什么時候、什么程度上成為認識客體,不是取決于事物本身,而是取決于社會需要和實踐發(fā)展的水平。當社會實踐的發(fā)展還不能探索物質的原子結構的層次時,原子盡管存在著,但它并不成為認識的客體,即它不具有對象性;只是到了20世紀,隨著科學的進步,人的認識活動才擴展到原子結構,這時原子才成為認識的客體,即才具有了客體的對象性。社會實踐的深入和發(fā)展,使得人能認識的客體不斷擴大;今天人們的認識客體比古代人擴大了千萬倍,未來人類的認識客體又會比現代擴大千萬倍。這是社會實踐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人類認識發(fā)展的過程。

  3、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認識的主體和客體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對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點和特殊的規(guī)定性,彼此是相互區(qū)別的,上面我們已分別做了說明。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具體說來,它們的關系表現如下:

  第一,主體和客體的實踐關系。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主體作用于客體,就是對客體的改造,也就是實踐。通過這種改造,獲得主體自身需要的滿足。實踐關系是一切其他關系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首要的基本關系,沒有實踐關系,其他任何關系都無從談起。馬克思指出:“人們絕不是首先‘處在這種對外界物的理論關系中’。而是積極地活動,通過活動來取得一定的外界物,從而滿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他們是從生產開始的)。

  第二,主體和客體的認識關系。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主客體在實踐關系中,同時發(fā)生著認識關系。就是說,在改造客體的過程中,主體就在觀念上、理論上去理解并把握客體,也就是達到對客體的認識。

  第三,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無論是實踐關系還是認識關系,都不是主體或客體各自獨立進行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過程。主體對客體具有改造和認識作用,這是主體能動性的表現;然而這種能動性受到客體的制約,表現為主體必須認識和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改造活動才能獲得成功。一切實踐只有在主體能動性和客體制約性統(tǒng)一的基礎上,才是成功的實踐。這個實踐過程也是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主體把客體反映為觀念和思想,即把客體轉化為主體的觀念和思想,用概念去把握客體,使客體主體化;另一方面,主體又把從實踐中得來的關于客體的觀念、思想,通過實踐轉化為新的客體,使主體客體化。

  4、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

  人的認識就是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產生和發(fā)展的。認識的真正本質是在實踐中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認識本質的科學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這一特點,不僅把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同唯心主義認識論、不可知論從根本上區(qū)別了開來,而且也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劃清了界限。

  第一,唯物論的反映論與唯心論的認識論的對立。在哲學上有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路線;一條是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路線。前一條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后一條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路線。唯物主義從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的根本原則出發(fā),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人的認識歸根到底是從外部世界得來的,這就在認識論上堅持了反映論的原則。就一切唯物論的認識論都是反映論這點而言,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論在認識論上的基本立場是正確的,但由于這種唯物論具有形而上學的局限性,不懂得實踐對于認識的決定性意義,所以,舊唯物主義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認識的本質問題。

  唯心主義哲學有各種表現形式,但它們的共同特征是從思維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則出發(fā),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主張人的認識是先于經驗而獲得的,或者認為認識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者認為認識是人主觀自生的,總之,人的認識與外部世界沒有關系,同人的直接經驗沒有任何關系,這就是唯心論的先驗論。這種認識論對認識活動進行了很多探索和研究,積累了一些有用的思想材料,對于推動認識論的研究和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這種認識論不符合認識的實際過程,是非科學的,不可能正確解決認識的本質問題。

  第二,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可知論和不可知論是由對思維能不能認識存在、能不能正確地認識現實世界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劃分出來的。唯物主義哲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即思維能夠認識、并能夠正確認識現實世界,也就是說,現實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義哲學家,對這個問題也給了肯定的回答,如黑格爾。但他同唯物主義所主張的可知淪是有根本區(qū)別的。因為,在黑格爾那里,客觀世界是絕對精神的產物,精神認識世界就是精神認識自己和自己的產物,這同唯物主義主張的客觀世界的可知性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哲學上的不可知論是指那些認為世界不可認識或不能徹底認識的哲學認識論。在歐洲近代哲學中有兩位典型代表人物,一位是英國的休謨,他認為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即這種感覺是不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人是無法知道的。這就是說,外部世界本身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認識,我們是無法知道的。另一位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档虏⒉环裾J外部世界的存在,也不否認感覺是從外部世界得來的;但他認為人們所能認識的只是客觀世界的外在現象,至于現象背后的本質人的認識是無法達到的。他把事物的本質叫作“自在之物”,“自在之物”的現象可以引起人的感覺,由于在現象與本質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認識無法達到事物的本質,即無法達到“自在之物”。不可知論是一種錯誤的、消極的理論,它懷疑人的認識能力,不承認人類知識的客觀性,對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起著消極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觀引進到認識論中來,認為人在實踐中能夠認識、并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實踐的觀點徹底批駁了不可知論以及哲學上的一切其他怪論。恩格斯指出:“對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學上的怪論的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實踐,即實驗和工業(yè)。既然我們自己能夠制造出某一自然過程,按照它的條件把它生產出來,并使它為我們的目的服務,從而證明我們對這一過程的理解是正確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結了?!瘪R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fā)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辯證唯物論是對這種唯物論的發(fā)展和超越,它把實踐觀引進到認識論中來,并把認識論與辯證法結合起來,科學地揭示了認識的本質,把認識看作是主體在實踐中能動地反映客體的過程,從而使得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成為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認識,不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現象,而且經過人的思維對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論,能夠達到對事物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這個過程同時也是主體的創(chuàng)造的過程。概念本身就是思維加工的產物;運用概念進行推理,去探索和發(fā)現新事物,在觀念中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原來不存在的新物質形態(tài)。所以,認識的過程是反映與創(chuàng)造的統(tǒng)一,這是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的能動性的突出表現,也是區(qū)別于機械唯物論反映論的根本標志。

  第二節(jié) 認識的辯證運動

  人對事物、現象、過程等等的認識深化的無限過程,從現象到本質、從不甚深刻的本質到更深刻的本質。

――列寧

  認識是在實踐中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這個過程是一個辯證的發(fā)展過程。在實踐中,人們先是產生感性認識,在感性認識積累的基礎上,產生了理性認識,然后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去進行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中又產生新的認識。人的認識就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這樣一個不斷反復、無限發(fā)展的過程。

  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1、認識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這種反映有兩種基本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這兩種形式是由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特征所決定的。

  先從客體方面來看。任何客體即認識對象都包括現象和本質兩個方面,都是現象與本質的統(tǒng)一體。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系,是事物比較深刻和比較穩(wěn)定的方面;現象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是比較表面、比較多變的方面??腕w的這個特征決定了認識主體對它的反映形式必然分為兩種:反映事物現象的感性形式和反映事物本質的理性形式。

  再從主體方面來看。作為認識主體的人,他的反映器官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感覺器官,包括人的眼、耳、鼻、舌、身;一部分是思維器官,即人的大腦。當然,這兩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是緊密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在認識過程中是同時起作用的。但一般地可以把感覺器官看作主要是反映客體的現象、外部聯系,而思維器官――人腦則反映客體的本質、內部聯系。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感性形式產生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它是對事物的各個片面、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是具體的、豐富的、生動的;然而,它是表面的、個別的、不深刻的。感性認識分為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感覺是在實踐中反映客觀事物的開始,是對認識對象最直接的反映。感覺是人腦通過人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個別特性的認識,例如通過視覺反映事物的顏色,通過味覺反映事物的味道等。知覺是比感覺高一級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覺的綜合,是把各種感覺集中在一起并把它們組合起來,形成對對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整體的認識。例如通過把紅的顏色、圓的形狀、甜的滋味等感覺的綜合和組合,人們可以獲得對蘋果的知覺。知覺高于感覺,但它仍然屬于對事物外部聯系的反映。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腦中的再現,是指曾經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引起感覺的事物在離開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腦中重新浮現,例如我們頭腦中再現的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勇奪冠軍的場景。表象是在感覺和知覺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對感覺和知覺的重新組合,比感覺和知覺更高級,因為它是對象不在眼前而產生的對該對象回憶的認識。

  理性形式產生于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它是對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間接的、相對穩(wěn)定的;理性認識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體和本質。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概念是對事物本質、全體的反映,它包含同類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概念是理性認識的細胞,有了概念就可以進行判斷和推理。判斷是概念的展開,是一種利用概念對事物做出某種判定的認識形式,這種判定反映了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和關系,事物的性質是在聯系和關系中表現出來的,所以,判斷也是對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認識。推理是從事物的聯系和關系中由已知合乎規(guī)律地推出未知的認識形式,它由判斷所構成,是人們獲得新知識的重要手段。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的兩個階段,它們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系,它們之間存在著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第一,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區(qū)別。感性認識是對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體的、個別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全體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對穩(wěn)定的認識。

  第二,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聯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開始,是理性認識的基礎。本質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的,只有透過現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通過對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認識。離開感性認識就沒有理性認識。堅持了這一點,就是在認識論上堅持了唯物論。其二,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只是對事物外部現象的反映,尚未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認識的真正任務在于經過感性認識達到理性認識,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了這一點,就是在認識論上堅持了辯證法。其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所以能相互轉化,就是因為二者是相互滲透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雖然有區(qū)別,可是在實際的認識過程中它們總是交織在一起的,并沒有絕對分明的界限。一方面,感性認識中有理性認識,任何感性認識都是在理性認識指導下進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斷等理性形式表達的;另一方面,理性認識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材料為基礎,如果沒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認識就無法進行抽象和概括。在人的實際認識過程中既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

  由此可見,在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將二者割裂開,就會犯經驗論或唯理論的錯誤。在哲學史上,經驗論者片面強調感性經驗的重要性,認為只有感性經驗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認識是不可靠的;唯理論者則走向另~個極端,認為感性經驗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認識才是真實可靠的。兩者各執(zhí)一端,各有片面的理由,而在認識的整體上,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都是錯誤的。在實際工作中,經驗論和唯理論是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認識論根源。經驗主義夸大個別的、局部的經驗的作用,把它當作普遍真理,到處搬用,否認科學理論的指導意義;教條主義夸大理淪和書本知識的作用,輕視實際經驗,不足從實際出發(fā),而是從書本出發(fā),把理論當作萬古不變的公式,生搬硬套。這兩種錯誤都曾給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帶來重大損失,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4、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人們在實踐中,最先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同認識對象發(fā)生直接的接觸,產生感性認識。由于實踐的繼續(xù),感性認識積累多了,就會由量變發(fā)展到質變,出現認識的飛躍,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認識的這次飛躍非常重要,它是認識任務的真正完成。毛澤東指出:“認識的真正任務在于經過感覺而到達于思維,到達于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guī)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問的內部聯系,即到達于論理的認識。”①在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非常重要,但我們不能停留于、滿足于感性認識,因為“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②

  ‘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必須有正確的思維方法。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借助于思維才能實現,也就是說,必須通過思維的加工,才能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思維的加工是人腦的活動,極其復雜,有待于腦科學的發(fā)展才能真正搞清楚。現在人們只是知道思維加工的大致過程,這就是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經過這樣的加工制作,才能透過現象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第二,感性材料應是豐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把調查和研究結合起來,凋查就是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研究就是對從實踐中得來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在實踐中,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辯證運動,也就是人們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從不深刻的本質到更深刻的本質的過程。

  二、從理性認識到實踐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認為,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至此認識運動并未完結,這只是認識運動的一半,還有非常重要的另一半沒有完成,這就是要把前一階段獲得的理論用于指導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說,還要實現由理性認識向實踐的飛躍。毛澤東指出:“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于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P>

  認識的這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具有更加重大的意義。這是因為:

  第一,只有經過這次飛躍,才能把理論用于指導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雹隈R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哲學家都未能做到把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結合和統(tǒng)一起來,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到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也是它的優(yōu)點。

  第二,只有經過這一次飛躍,使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檢驗,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在第一次飛躍過程中獲得的認識是否正確,正確到什么程度,這個問題在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中是得不到解答的。必須把這一階段獲得的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看是不是取得了預想的結果,一般說來,如果與預想的結果一致,就證明這種認識是正確的,部分一致就是部分正確,完全一致就是完全正確。反之,如果與預想的結果不一致,就證明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部分不一致就是部分不正確,完全不一致就是完全不正確,這就需要在實踐中加以糾正或補充。通過這樣的過程,人的認識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毛澤東指出:“人類認識的歷史告訴我們,許多理論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了它們的不完全性。許多理論是錯誤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其錯誤。”

  三、認識過程的多次反復和有限與無限的辯證統(tǒng)一

  認識在實踐中產生,先是感性認識,然后上升為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這是一個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完整的認識過程。一個正確的認識常常不是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一次反復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客觀世界及其發(fā)展是有限和無限的統(tǒng)一,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是有限與無限的統(tǒng)一。簡言之,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整個人類的認識是有限與無限的統(tǒng)一。

  1、認識的反復性

  認識的反復性是由以下原因決定的。首先,從客體方面來考察。其一,客觀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種矛盾的統(tǒng)一體,每一個矛盾的雙方以及各個矛盾之間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點和非常復雜的情況,這就決定了事物本身的復雜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個展開和發(fā)展的過程,事物的本質并不是一開始就顯露在外面,而是要經歷一個過程才逐漸暴露出來。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體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中的;而一定社會所提供的科學技術條件是與那個社會生產發(fā)展的水平相聯系的。這就使得人的認識必然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腕w的這些特點,決定人們對它的認識必須經歷反復的過程。

  其次,從認識主體來考察。人的認識受到主體的生理因素、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認識能力及其立場、觀點、方法的限制。主體的這些特點,決定其必須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

  江澤民指出:“認識的發(fā)展變化,包括出現不同意見、不同觀點的討論,這是正常的,說明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可能一次完成,特別是對一些重大問題,往往總是要經過反復認識和反復討論,并通過實踐不斷總結提高,才能得到比較科學的認識。”

  2、認識是有限和無限的辯證統(tǒng)一

  認識的有限性是指每個時代的人每一次具體的認識是有限的,認識的無限性是指整個人類無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認識是無限的。每個時代的人的每一次具體的認識,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個人類無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認識,則具有無限性,、整個人類認識的無限性,存在于每個時代的人的認識的有限性中,并通過無數有限性的認識而得以實現。所以認識的有限性和認識的無限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恩格斯指出:“人類的思維是至上的,㈠樣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是至上的和無限的;按它的個別實現情況和每次的現實來說,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闭J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矛盾,“只有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在至少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決。

  毛澤東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高一級的程度。”②這里講的循環(huán)不是封閉式的循環(huán),人的認識運動既不是簡單的循環(huán),也不是直線式的前進,而是螺旋式的上升運動。這就是認識運動發(fā)展的總規(guī)律。

  3、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首先,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這是指特定的主體在具體的實踐中的主觀認識與特定的客觀實際的相一致、相符合。實踐是人的具體的物質活動,認識產生于實踐,因此,有什么樣的實踐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認識。在革命和戰(zhàn)爭年代,產生了許多革命的理論和戰(zhàn)爭的學說,這些理論和學說就是對革命斗爭實踐和戰(zhàn)爭實踐的認識。今天,我們關于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就是對我國現在實踐的認識。

  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統(tǒng)一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其次,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歷史的。這是指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是變動的,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認識也應跟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陀^世界和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都是不斷發(fā)展的,舊的過程結束了,新的過程又開始,從而決定了認識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矛盾是一個不斷產生一不斷解決一又不斷產生的過程。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達到新的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

  總之,實踐~認識一實踐的循環(huán)往復體現了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這兩種錯誤傾向,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在認識論上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認識和實踐相分離為特征的,違背了認識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的原理。教條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或者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發(fā)展階段搞冒險主義,犯“左”的錯誤;或者思想僵化、停滯不前搞保守主義,犯右的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寫道:“我們的結論是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的或右的錯誤思想?!雹龠@在今天對我們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節(jié) 真理與價值

  通過實踐而發(fā)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

――毛澤東

  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是不是正確,怎樣證明認識的正確性?這就是真理和真理標準的問題。認識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真理。人們?yōu)槭裁匆巫尾痪氲刈非笳胬?,真理對人類有什么意義?這就是真理的價值問題。

  一、真理及其屬性

  1、真理和謬誤

  在實踐中,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主體正確地反映了客體,一種是主體歪曲地反映了客體。正確地反映客體的認識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體的認識就是謬誤。認識和對象相一致、相符合,這是真理最根本的規(guī)定性。這里講的相一致、相符合不僅是指與事物的現象、外部聯系的相一致、相符合,而且更主要的是指與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本質的相一致、相符合。僅僅同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現象相符合、相一致,不一定就是真理。因為外表的聯系是不深刻的,現象中包含著假象。與不深刻的表面聯系和假象一致的認識不能算是真理,只有既與事物的表面聯系、事物的現象又與事物的內部聯系、事物的本質相一致的認識才是真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聽人說“親眼所見”,以為親眼所見就一定是真的,其實不然。眼睛可能是吸納信息最多最快的一種感官,但它并不能直接獲得對事物真理性的認識。所以,有哲學家說:“沒有理性,眼睛是最壞的見證人?!敝囌`是與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認識,它不僅與事物的現象和表面聯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與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真理和謬誤是認識運動中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它們的對立表現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與謬誤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謬誤,是謬誤就不能是真理,真理和謬誤不能混淆。這在一定范圍具有絕對意義。正因為如此,堅持真理才是崇高的,修正錯誤才成為必要。真理和謬誤是相互否定的,否定了真理必然導致謬誤,否定謬誤才可能達到真理。

  真理與謬誤的統(tǒng)一表現為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真理與謬誤互相依存,是說真理與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的。沒有真理就無所謂謬誤;反之亦然,沒有謬誤也無所謂真理。真理和謬誤是認識運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認識過程中不斷地開展真理對謬誤的斗爭,以達到人們對真理越米越深刻的認識。人之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每一代人總是發(fā)現了許多真理;同時也必然會發(fā)生很多錯誤,留給后代人去糾正,這是認識運動的規(guī)律。恩格斯指出:“因為很可能我們還差不多處在人類歷史的開端,而將來會糾正我們的錯誤的后代,大概比我們有可能經常以十分輕蔑的態(tài)度糾正其認識錯誤的前代要多得多。”①人不可能不犯錯誤,犯錯誤并不可怕,問題在于犯了錯誤能不能及時改正。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認為,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一個人就是在不斷地改正錯誤的過程中變得聰明起來、成熟起來的。對個人來說是如此,對一個政黨來說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偉大,不在于它沒有犯過錯誤,而在于它能及時自己起來糾正自己的錯誤。犯了錯誤及時改正,做到知錯必改,對個人有利,對人民有利。真理和謬誤不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是因為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都有與之相符的特定的對象、時間和范圍,一旦離開這個對象,超出特定的時間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列寧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來像是朝同一方向走了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②例如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的觀點,對于階級社會來說它是真理;而對于階級產生以前的社會或階級消滅以后的社會來說,這個論斷就不再是真理。謬誤也可能轉化為真理,這是指當人們把超出特定對象、時間和范圍的認識進行糾正,使之重新與對象、時間和范圍相符合,這時謬誤就變成了真理。在認識和實踐中,人們常常受到錯誤的啟發(fā),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達到真理。

  2、真理的屬性

  作為正確認識的真理具有多種屬性,最重要的是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1)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的客觀性有兩個含義: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賴于主體、不依賴于人類的客觀內容,就是說,真理的客觀性就是承認認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實際又符合客觀實際。在主體之外有一個客觀對象,真理就是指主體的認識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相一致。簡言之,真理的客觀性就是指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但與此同時又必須明確:僅僅作為客體自身,既無所謂真亦無所謂假,也就是說,事物及其規(guī)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屬于認識范圍,是一種與客體即認識對象相符合、相一致的認識。

  其二,真理的客觀性是指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實踐,實踐是一種感性的物質活動,實踐的主體、客體、手段、結果都是客觀實在,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權威性,不論何人都必須尊重和服從真理,任何人違背了真理就一定會受到懲罰。

  真理都是具體的、客觀的;抽象的、主觀的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唯物主義哲學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承認客觀物質世界是認識的對象,認識的內容來自客觀物質世界,這就必然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必然承認客觀真理。唯心主義哲學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否認人的認識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把人的認識說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主觀自生的,這樣就必然導致否認真理內容的客觀性,否認客觀真理。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如何正確理解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含義和二者的辯證關系?

  真理是客觀的,又是絕對的和相對的。承認真理的客觀性,這是在真理問題上堅持了唯物論;承認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是在真理問題上堅持了辯證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這就是真理觀上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

  真理具有絕對性,通常把真理的絕對性稱作“絕對真理”。真理的絕對性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是與客觀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認識,任何真理總是包含著不依賴主體和人類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不難看出,承認客觀真理同承認真理的絕對性是一致的。第二,物質世界是無限發(fā)展的,它存在的根據就在它自身,如果想從物質世界之外去尋找其存在的根據,必然會陷入神秘主義。所以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的存在是絕對的。而人的每一個真理性認識,都是向著這個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恩格斯指出:“對自然界的一切真實的認識,都是對永恒的東西、對無限的東西的認識,因而本質上是絕對的?!雹偃绻覀儼焉鐣醋魇亲匀唤绲囊徊糠?,那么我們對社會的真理性認識同樣也是對永恒的、無限的東西的認識,因而在本質上也是絕對的。

  真理是絕對的,同時又是相對的,具有相對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對性稱作“相對真理”。真理的相對性有兩個含義:第一,從廣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對客觀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確認識,這種真理性的認識在廣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條件制約的,它需要進一步擴展。第二,從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層次近似正確的反映,認識有待于深化。就是說,真理性的認識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條件制約的。承認真理有待于擴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認真理的相對性。

  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具有如下關系:第一,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相互依存。沒有真理的絕對性,就無所謂真理的相對性,反之亦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互相包含、互相滲透。一方面,任何相對真理中都包含著絕對真理的顆粒;另一方面,絕對真理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第三,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人的認識是一個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的過程,每一個真理性認識都是這個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真理的發(fā)展過程就是由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過程??陀^世界的發(fā)展是無限的,人類的認識也是無限的,由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過程永遠不會完結。

  絕對性和相對性是一切真理同時具有的兩種屬性,要正確地把握認識的真理性必須正確對待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之間的關系。在哲學上有兩種對待二者關系的錯誤態(tài)度,即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相對主義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真理的絕對性,不承認在相對真理中包含絕對真理的成分和顆粒,實際上就是否認客觀真理的存在,從而最終導致否認人認識客觀世界的可能性。與此相反,絕對主義則夸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把人的認識固定化,否認真理是一個過程,從而導致把人的認識僵化。只承認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或只承認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真理的絕對性,都是真理問題上的片面性,都是錯誤的。

  把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相統(tǒng)一的原理,對于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它也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它正確地反映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因而具有絕對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沒有窮盡一切事物及其規(guī)律,需要隨著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因而又具有相對性的一面。正因為馬克思主義真理具有絕對性,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它并以它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又因為它具有相對性,所以我們又必須在實踐中豐富它、發(fā)展它。既堅持又發(fā)展,才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tài)度。

  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真理標準問題上的兩種錯誤觀點

  真理是與客觀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認識,如何確證這種相符合、相一致?這就是檢驗真理的問題;用什么作為檢驗的準繩?這就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真理應當被檢驗,檢驗應當有一個標準,這些對于絕大多數哲學來說都是沒有疑義的。但在什么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問題上,分歧卻很大。所有的唯心主義哲學都是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前提出發(fā),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否認物質世界是不依賴于意識的客觀存在,否認客觀真理,在真理標準問題上,也就不承認真理標準的客觀性。唯心主義哲學在真理標準問題上的觀點復雜而多樣,這里僅介紹兩種常見的、影響較大的觀點:第一種,提出用偉人、圣人之言作為衡量真理的標準,如在我國古代有人提出“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在我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人提出以領袖的言論作為衡量真理的標準,認為凡是符合領袖言論的就是真理,不符合就是謬誤;在西方,有人提出用《圣經》作為衡量真理的標準等。這些都是主觀真理論者在真理標準問題上的表現。這種關于真理標準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第一,這種所謂的標準沒有客觀實在性,因為偉人、圣人之言是主觀的東西;第二,偉人、圣人之言本身是否正確還需要通過實踐進一步證明。如果偉人、圣人的言論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即使與之相符也不能說就是真理;第三,偉人、圣人之言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第二種,實用主義哲學提出的“有用即真理”。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說:凡是有利于我們的工作,并使我們得到效果的東西就是真理,這也是真理的唯一的標準。我國 的實用主義哲學家胡適就主張這種觀點。他說:“‘真理原來是人造的,是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來供人用的,是因為它們大有用處,所以才給’真理‘的美名的。”①這種關于真理標準的觀點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第一,真理的檢驗是關于認識與認識對象是不是一致的問題,這與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兩個問題;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人們的經驗表明:在現實生活中,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第三,在現實社會中,人都是具體的人,各人的地位、立場、經濟狀況等不I司,對于什么是有用也就會各有不同的理解,這樣就會使得真理的標準變得極為不確定,也就失去了標準的意義。

  2、實踐標準的唯一性

  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觀引進到認識論中來,提出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雹谔岢鰧嵺`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真理論的特點,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真理問題上的革命變革,它徹底推翻了主觀真理論者在真理標準問題上的錯誤觀點。第一,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認識與認識對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觀真理論者無例外地都是從主觀認識范圍去解決這個問題;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實踐標準,實踐是人的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它能把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聯系起來加以對照,來確定認識與認識對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從而使認識得到檢驗。第二,唯有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就是說,通過實踐把思想、理論在現實中實現出來,人們通過把變成現實的東西同原來的觀念、思想加以對照,從而判明這個思想、觀念是否正確,使認識得到檢驗?!耙话阏f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①

  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不否認邏輯證明在認識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邏輯證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認識作為前提,通過合乎邏輯規(guī)則的推理,去證實(或證偽)另一種認識。在人們探求真理的過程中,邏輯證明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它為人們認識和證明真理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即使在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中,邏輯證明也是不可少的。不能把一種認識、一種科學假設、一個重大的理論(包括計劃、方案)貿然直接付諸實踐,在付諸實踐之前,常常先要經過邏輯證明對之進行篩選,對被邏輯證明已經證偽的認識、假設和理論,就不要付諸實踐,這樣可以減少損失。但邏輯證明的這種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更不能用邏輯證明取代實踐標準。這是因為邏輯證明不具有最終性。首先,它所依賴的前提是否正確,邏輯證明自身不能保證,而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其次,被邏輯證明證實或證偽了的東西,最終還要靠實踐的檢驗,實踐才具有最后的權威。

  3、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堅持了檢驗標準的客觀性,也就是在真理標準問題上堅持了唯物論。然而,這個標準既是確定的、絕對的,又是不確定的、相對的,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這就是在真理標準問題上堅持了辯證法。

  實踐標準的絕對性、確定性是指:第一,認識是否是真理,只有通過實踐來檢驗,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第二,人的實踐和人的認識都是有限和無限的統(tǒng)一,實踐能夠對人類的一切認識作出檢驗,今天的實踐未能證實或駁倒的認識,最終會被以后的實踐所證實或駁倒。

  實踐標準的相對性、不確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實踐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具體的實踐,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證實或駁倒現有的一切認識。第二,實踐對真理的檢驗具有反復性。許多認識的真理性往往不是經過實踐的一次檢驗就能被證實或駁倒,而是要經過多次反復檢驗,才能被證實或駁倒。實踐標準的相對性表明實踐對真理的檢驗是一個過程,隨著實踐的擴展和深化,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也不斷地深化。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認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列寧指出:“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讓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斗爭”。

  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

  人們在實踐中進行認識,在追求真理的同時,也滲透著人對需要和對善與美的追求,即滲透著人的價值取向。研究認識是否與對象相一致、相符合,這是真理問題;研究這種相一致、相符合的認識有什么用,能滿足人的什么樣的需要,這就是價值問題。真理與價值也是認識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的一對矛盾。

  1、真理與價值的對立和統(tǒng)一

  如何正確認識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真理與價值的對立是指真理和價值的不同。真理體現的是認識與認識對象的關系,是認識與對象相一致、相符合;而價值是指外物對人需要的滿足,表示某物具有對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屬性。由此不難看出,真理和價值是有區(qū)別的,不可混為一談。

  然而,真理與價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統(tǒng)一的一面,表現在:第一,真理能夠指導社會實踐,人們通過在真理指導下的實踐,成功地改造世界,以這種實踐的成果來滿足人的需要,這就是真理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屬性。人們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就在于它具有價值,在這個意義上,真理與其價值是不可分的。第二,真理與正確的價值觀相一致,正確的價值觀是在真理指導下形成的。在現實社會中,人的需要是非常復雜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追求滿足需要的方式也會各異,于是便產生出這樣或那樣的價值觀。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價值觀,但并不是所有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我們主張與真理一致的價值觀,即通過在真理指導下的實踐活動去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從而使人的需要獲得滿足,這種滿足對人的存在和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那種與真理相悖的價值取向,即使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也是我們應該加以反對的。因為這種需要的滿足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不具有積極意義,甚至起消極或損壞的作用。例如:貪污受賄可以使人的物質需要獲得某種滿足,然而這種行為是違背真理、違背法律的,盡管它對貪污受賄者具有一定“價值”,而這種價值是我們所堅決摒棄的。真理與價值的統(tǒng)一,要求人們對價值的追求應建立在真理的基礎之上,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礎上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價值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市場經濟中,貨幣具有特殊的功能,是交換的主要手段,只要有貨幣就能獲得所需要的一切。這極容易產生“拜金主義”,即使人拜倒在金錢的腳下,成為金錢價值觀的奴隸。恩格斯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金錢確定人的價值:這個人值一萬鎊(he is worlh ten thousandpounds),就是說,他擁有這樣一筆錢。誰有錢,誰就‘值得尊敬’。就屬于‘上等人’(the betteir sort 0f people),就‘有勢力’(influential),而且在他那個圈子里在各方面都是領頭的”。不少人陷入罪惡的深淵,同受這種價值觀的影響是分不殲的。正確的價值觀足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加強自我學習和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真理的價值表現在真理的功能上

  第一,真理具有指導實踐的功能。真理的價值突出地表現為它具有指導實踐的功能。這個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真理是一種正確的認識,在實踐之前人們可以根據真理制定出正確的計劃、方案,甚至制成實踐模型,成為人們行動的依據,以保證實踐活動取得成功。另一方面,真理滲透于實踐活動的全過程,能隨時校正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偏差。真理指導實踐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價值,因為真理指導下的實踐是最能獲得成功的,這種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滿足。

  第二,真理具有再認識的功能。雖然認識的源泉和動力在于實踐,但每一個真理性的認識都為以后的認識提供了思想資料和理論的指導,為認識的發(fā)展和達到新的真理開辟了道路。所以,追求和把握真理是推動認識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

  人類認識發(fā)展的歷史向我們顯示:無論是對自然界的正確認識還是對社會的正確認識,總是離不開前人探索真理所取得的成果。牛頓在回顧自己取得的成功時曾講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xù)攀登的結果,就是說,沒有前人在認識上的成就,牛頓不可能看得那樣高遠。

  第三,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勵的功能。由于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因而具有客觀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須服從真理,真理對人們具有巨大折服力,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人們常說:“真理在手,所向披靡”。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真理對人們具有無可比擬的教育作用。掌握真理就是離開了謬誤,科學是真理的系統(tǒng),通過學習和掌握科學,使人們通曉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減少盲目性,增加自覺性,從而獲得更大的自由。

  真理具有強大的激勵功能。浦足人們追求真理的需要,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給人以善和美的亭受。給人以力量和鼓舞,這是真理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人類總是把追求真理看作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所以,從古到今,世界各國都有無數為真理而獻身的人,而這些人在任何時候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真理是有價值的、有用的,但不等于說有用的就是真理。我們要同主張“有用即真理”的實用主義劃清界限?!坝杏眉凑胬怼钡挠^點混淆了真理和價值的區(qū)別,抹殺了真理的客觀性。如前所說。在現實社會中,有用與否,在不同人、不同階級那里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假冒偽劣對造假者是有用的,然而對于消費者則是無用而有害的??梢姡绻f“有用即真理”,這樣真理就失去了客觀性,就會導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這是非?;奶频?。

  第四節(jié) 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主要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予客觀規(guī)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觀引進到認識論中來,從根本上解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系問題,在實踐的基礎上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統(tǒng)一起來。人們在實踐中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同時也就是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

  一、認識的目的全在于運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堅持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認為認識的目的全在于運用。所謂運用就是把對客觀世界規(guī)律的認識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去。如果不把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統(tǒng)一起來,就在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指出:“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么,這種理淪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雹苋说恼J識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實踐基礎上,先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也就足認識世界的過程;理性認識回到實踐的過程就是改造世界的過程。這就是說,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內在本質和要求。

  如何正確理解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系?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進的,對世界的認識越是深刻、正確,改造世界就越能取得成功;而改造世界的成果越大,就越能加深和擴大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二、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

  1、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要求

  從“本本”出發(fā)還是從實際出發(fā)?從主觀愿望出發(fā)還是從客觀事實出發(fā)?這是兩種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體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哲學世界觀。從實際出發(fā),從客觀存在著的事實出發(f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要求。它同馬克思主義哲學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主張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路線,就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毛澤東指出:“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qū)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①這是在實際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路線的具體體現。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與黨的思想路線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科學的、銳利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是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作為這一哲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認識論揭示了人類認識的本質和規(guī)律,我們黨正是以這樣的哲學認識論作為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的。

  所謂思想路線,是指一個階級及其政黨作為指導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動的認識路線。也就是說,思想路線是表明一個階級及其政黨用什么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觀察和分析問題,指導改造世界的行動?!吨袊伯a黨章程》規(guī)定:“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编囆∑皆堰@一思想路線簡要地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所以,通常也 把黨的思想路線稱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由于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內在地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們也把黨的思想路線叫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是這條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而黨的思想路線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在實際中的具體運用。黨的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是統(tǒng)一的,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黨的思想路線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如前所說,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路線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表現。在實際工作中,把客觀存在的事物和客觀實際情況作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根本出發(fā)點,就在根本上貫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的原理,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基本前提。只有從實際出發(fā),從客觀存在著的事實和實際情況出發(fā),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才能獲得改造世界的成功。如果從書本、從主觀想象出發(fā),必然會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招致實踐的失敗。正是這個緣故,所以改造自然、變革社會和科學研究,都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fā)。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必須對什么是實際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這里講的實際不是指個別的事例或片面的事實,而是指客觀事物的整體,指各種現象的綜合。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把事實等同于個別事例或片面的事實,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那么,不同的人所看到的“事實”會各不相同,雖然也是從實際出發(fā),但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然而,當我們把實際理解為事物的總體、現象的綜合時,這時“事實”就只有一個,由此而得出的正確的結論也只有一個。比如,中國國情,如果不是從中國整體出發(fā),就很難獲得正確的認識。若從東部的個別省、市出發(fā),我國已經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甚至發(fā)達國家的水平;而如果從西部的個別省、縣出發(fā),則我國尚處于極不發(fā)達的落后國家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對中國國情的正確認識??梢姡袊鴩槭莻€整體,不是個別事實。只有從中國國情的整體出發(fā),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中國國情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是指從事物的外部聯系、表面現象出發(fā),而是要從事物的內部聯系、事物的本質出發(fā)。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tǒng)~體,是個別與~般、個性與共性的統(tǒng)一。我們通過實踐,把握事物的這種內在的辯證統(tǒng)一,就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因為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才是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才能夠正確地解決矛盾和處理問題,改造世界的實踐才能取得成功。如果從事物的現象和表面聯系出發(fā),就不可能把握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行動就是盲目的,在實踐中就會失敗。

  第二,黨的思想路線堅持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認為脫離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而空洞的理論是什么用處都沒有的;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盲目的實踐是不能取得改造世界的積極成果的。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既反對一切脫離實際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論,又反對拒絕正確理論指導的盲目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們之所以追求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認識,歸根到底是為了用這種科學的認識去指導人們的實踐,達到改變世界的目的。離開這個目的,就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F實生活中的教條主義者,只知道背誦理論條文,在他們那里,理論被看作是僵化的教條,完全不顧變化了的客觀實際,總是用理論去“裁剪”實際,生搬硬套;他們不是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地去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而總是埋怨實際不符合他們所認定的條條框框。這種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作風必然會導致工作的失誤,應該努力加以避免。

  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對我們今天以及以后的實踐均有指導意義,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絕不是照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條文和詞句。因為在任何意義上,都不能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為我們解決今天實踐中的問題已提供了直接的現成的答案,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是要我們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人的著作中去尋找現成的答案,而是要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研究我們所遇到的實際,通過這種研究達到對事物規(guī)律性的認識,再拿這種規(guī)律性的認識去指導我們的實踐,這就是理論聯系實際。

  第三,“實事求是”這四個大字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它充分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原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保證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實事求是最早出現于東漢班固《漢書》中的《河間獻王傳》。文中寫道:河間獻王“修書好古,實事求是”。毛澤東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對“實事求是”作了新的解釋,賦予了它新的含義。他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上研究?!阿苊珴蓶|的這個解釋包含兩個基本含義:一是從認識論角度講,認識要從實際、事實出發(fā),在認識中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善于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即規(guī)律性;二是從行動、實踐角度講,同樣要從實際、事實出發(fā)。發(fā)揮人的能動性,把通過探索和研究而掌握的客觀規(guī)律用于指導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勝利的重要保證。鄧小平指出:“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

  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

  第四,黨的思想路線堅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的思想、觀點,我們的行為是不是從實際出發(fā),是不是實事求是,不能靠主觀感覺,也不能憑自己的言說,而是要看客觀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它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徹底的,它堅持用實踐來檢驗一切認識和理論。是否堅持了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也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確定其真?zhèn)?。許多人口頭上講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可在實踐中并不真正實行,這就必須把實踐標準拿來,從結果、從客觀存在著的業(yè)績,來看他是不是用從實際中獲得的真理性的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